摘要:而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西端,西邻古代西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当时佛教东传的要道,这让敦煌这一方土地,成为我国最早接触佛教的地方,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敦煌所在的河西地区,逐渐成为我国的佛教圣地之一,吸引着无数中原的僧人,一路向西前来朝圣,开窟鼻祖,敦煌莫高窟开崖凿窟的第一锤发生在前秦建元二年,也即是公元366年,据莫高窟唐代碑文记载,这一年,有位叫乐僔的僧人,手持禅杖从中原云游到敦煌,在宕泉河畔参禅入定,忽见对面三危山上金光万丈,仿佛有千佛化身而出,这转瞬即逝的美妙光景,让这位四海为家的云游僧人狂心顿歇,决心留在此地潜心修行,于是在岩壁上开凿洞窟,用以参禅打坐,这即是敦煌莫高窟的“第一窟”,僧人乐僔也因此被誉为“莫高窟创始人”。如今,敦煌莫高窟这座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先后历经十多个朝代,1600余年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000多尊,依然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即在中国落地生根,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如四大名山、四大石窟等等,供世人瞻礼朝拜,现在就带大家走进殊胜的佛教圣地——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所在的地理位置

1600多年前,甘肃敦煌的宕泉河畔。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凿石声。一位四处云游的僧人在此参禅入定时。忽见对面山上金光万丈。心生感应。遂在此地开崖凿窟。安住修行。但这位僧人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一不经意的决定。穿越千年的时光。给后世留下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九层楼

圣地敦煌,如果不是因为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或许不会有人留意敦煌,千百年来陆续建成的石窟群,让世人的目光齐聚在敦煌,漂洋过海、翻山越岭来朝拜,如此殊胜的圣地,为何偏偏会出现在敦煌呢?这要从古代说起。

古敦煌玉门关遗址

在古代,敦煌要比现在繁华得多,张骞出使西域后,回来向汉武帝述职,提到了“敦煌”这个词,根据文献记载,敦煌是“盛大”的意思,《汉书·地理志》云:“敦,大也。煌,盛也。”这个词深得汉武帝心意,出于种种政治经济考虑,这位一生致力于开疆扩土的帝王决定下一盘大棋,进行“西部大开发”,开辟河西走廊。

莫高窟壁画《张骞通西域》

而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西端,西邻古代西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当时佛教东传的要道,这让敦煌这一方土地,成为我国最早接触佛教的地方,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敦煌所在的河西地区,逐渐成为我国的佛教圣地之一,吸引着无数中原的僧人,一路向西前来朝圣,开窟鼻祖,敦煌莫高窟开崖凿窟的第一锤发生在前秦建元二年,也即是公元366年,据莫高窟唐代碑文记载,这一年,有位叫乐僔的僧人,手持禅杖从中原云游到敦煌,在宕泉河畔参禅入定,忽见对面三危山上金光万丈,仿佛有千佛化身而出,这转瞬即逝的美妙光景,让这位四海为家的云游僧人狂心顿歇,决心留在此地潜心修行,于是在岩壁上开凿洞窟,用以参禅打坐,这即是敦煌莫高窟的“第一窟”,僧人乐僔也因此被誉为“莫高窟创始人”。

佛教圣地敦煌三危山

在乐僔法师之后不久,又有一位名为法良的僧人也从东方而来经过此地,在乐僔开凿的洞窟旁,重新开凿了一个石窟,安营扎寨,坐禅修行,敦煌莫高窟的辉煌历史由此开启,乐僔、法良也一同被尊为,莫高窟的开窟鼻祖。

莫高窟外景

此后,石窟开凿得越来越多,有的是僧人们坐禅用的禅窟,更多的是世俗的人们用来礼拜的洞窟。

尤其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敦煌进入日新月异的“黄金时代”,开窟造像也逐渐兴盛起来。这与当时两位皇帝的推崇密不可分,他们分别是杨坚和武则天。

隋朝开凿的石窟内景(第420窟)

幼年成长于寺院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登基后尊佛教为国教,还下令保护寺院佛像。仁寿年间(公元601年至604年),他派中使专程去莫高窟修建了当时唯一的舍利塔。由于皇帝的推崇,莫高窟的开凿修建大大加快,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达到了非常可观的程度。在隋朝短短38年间,就有70座洞窟兴建于莫高窟。

到了唐朝,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敦煌的战略地位得到巩固,它不再是西南边陲小城,而是统领西域的后方基地。加之武则天统治时期更是大力推崇佛教,让莫高窟的营建步入“黄金时代”。到武周圣历元年,莫高窟已有“窟室一千余”。

莫高窟内唐代塑的大佛(第96窟)

盛极必衰,敦煌也未能幸免。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现象将唐朝四分五裂,吐蕃进军河西,成为了敦煌的主人,开窟造像活动受到一定的影响,敦煌迎来了衰败时期。

五代时期及宋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时,蒙古统治者信奉佛教密宗,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均带有密宗色彩。明代以后,由于丝绸之路渐于沉寂,敦煌失去了其重要地位,逐渐成为边塞游牧之地,石窟的开凿也趋于停止,莫高窟也已少为人知。

元朝时期开凿的石窟壁画(第465窟)

屡遭劫难

直到1900年,有一个叫王圆箓的人,重新又打开了敦煌的大门 。

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公元1900年6月22日),落脚在莫高窟的王圆箓在清理第16窟的积沙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洞窟。王圆箓的墓志铭对此也有记载:“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者多为奇观,闻者传为神物。”

这就是闻名中外的藏经洞,洞内藏有5万多件写经、文书及文物,内容涉及宗教、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王圆箓发现藏经洞之后,逐级汇报给县令、肃州道台、甘肃学政,甚至还给慈禧太后写信,但并未寄出。这些都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回音。

王圆箓

与国内对藏经洞的冷淡不同的是,藏经洞内巨大的珍贵文献震惊了全世界。

1907年6月上旬的深夜,在中国甘肃敦煌地区的沙漠里,出现一队匆匆忙忙赶路的驼队。这个由名叫斯坦因的英国人带领的驼队拖走的是足足有29箱珍藏在中国敦煌莫高窟,从公元5世纪到11世纪的上万卷经卷文书、绘画和各种文物,这是他在到达敦煌藏经洞后,仅用几百两银子跟王圆箓换取的。

斯坦因弄走的藏经洞文物后来绝大部分藏在大英博物馆,文献内容几乎涉猎了各个领域:天文地理,医学穴位图,军事文书,世道小说,舞谱曲谱,算经,字帖,周易占卜,地契,卖身契,甚至还有当地学郎的习字画稿,对于研究古老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1907年,斯坦因拍摄的藏经洞

当这29箱珍宝出现在英国之后,立刻就轰动了世界。随即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立即从迪化赶到敦煌。他在洞中拣选了三个星期,最终以600两银两为代价,获取了1万多件堪称精华的敦煌文书,后来大都入藏法国国立图书馆。

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箓购得了570卷敦煌文献。这些藏品也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

被破坏的壁画

之后,俄国的奥登堡、日本的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美国的华尔纳等西方探险家或考古学家蜂拥而至。他们通过各种手段从王圆箓手中拿走藏经洞出土的文物,甚至还盗走壁画和彩塑,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劫难。

近代,除了藏经洞文物受到瓜分,敦煌壁画和塑像也蒙受了损失。伯希和与1923年到来的哈佛大学兰登·华尔纳先后利用胶布粘取了大批有价值壁画,有时甚至只揭取壁画中的一小块图像,严重损害了壁画的完整性。王圆箓为打通部分洞窟也毁坏了不少壁画。1922年,莫高窟曾一度关押了数百名俄罗斯沙皇军队士兵,他们在洞窟中烟熏火燎,破坏不小。

守护敦煌

在遭受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敦煌莫高窟这一辉煌的艺术宝库渐渐黯然失色,大量的重要文物面临着毁灭。

为了保护濒危的敦煌宝藏,20世纪40年代初,在一批著名专家学者的积极倡导和奔走疾呼之下,国民政府成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开启了莫高石窟保护的历史。

1944年1月1日,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常书鸿先生为首任所长。至此,敦煌莫高窟收归国有,也标志着敦煌石窟劫难的结束。此后,敦煌艺术研究所不仅开始做了大量的保护、临摹工作,而且开始对敦煌石窟做了一次全面的清理、调查和编号,做了大量整理工作,并刊布了部分资料,敦煌石窟研究开始不断地、稳固地向前发展。同时,也探索性地开展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工作,比如清理积沙、修建围墙等。

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

1951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也在此时开始对莫高窟的木构窟檐、栈道和崖体进行了全面修缮和加固,解决了洞窟坍塌的问题,有效制止了岩体裂隙发展,并解决了这些洞窟上下4层之间的往来通道。也对一些濒临倾倒的彩塑和即将脱落的壁画进行了抢救性加固修复,封堵了王圆箓开挖的串洞。

1984年开始,甘肃省决定,将敦煌文物研究所升格为敦煌研究院,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研究人员来到敦煌,献身于敦煌事业,敦煌石窟研究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敦煌学研究也从早期的资料记录整理、画面解读、内容考证逐步发展到石窟考古、佛教美术、历史地理、民族宗教和民族文化、佛教文学、民俗研究、音乐舞蹈、科技史、交通史等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敦煌学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学术观点、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术领域不断拓展,石窟内涵不断挖掘,现已出版150多种图书,发表2000多篇论文,成为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

“敦煌女儿”樊锦诗,原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现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如今,敦煌莫高窟这座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先后历经十多个朝代,1600余年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000多尊,依然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