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行当之“丑行”

生旦净丑,京剧四大行当,不起眼的丑角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正所谓“无丑不成戏”。丑行一般分为文丑和武丑两个分支,演员脸上的“豆腐块儿”是最基本的标识。

陷于“危机”中的京剧丑行,如何困境中寻出路?

名角辈出 丑角亦可挑大梁

丑行虽多饰演小人物、反面人物等配角,但在京剧界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京剧史上第一批公认的名家“清同光十三绝”中就有名丑刘赶三。

陷于“危机”中的京剧丑行,如何困境中寻出路?

晚清同光十三绝

而刘之后德高望重且最负盛名的萧长华老先生,不仅是大师级的演员,还是一位大师级的戏曲艺术教育家,出任京剧界第一科班喜(富)连成的总教习长达36年之久,他还是中国戏剧学院第一任院长。不论是在旧科班,还是在新戏校,萧老为京剧培养了无数名家名角。

陷于“危机”中的京剧丑行,如何困境中寻出路?

著名京剧丑角萧长华先生

如同旦角有“四大名旦”,生行有“四大须生”一样,丑角也有“四大名丑”之说:萧长华、马富禄、茹富蕙、朱斌仙。由于茹富蕙早逝,且朱斌仙久占江南,又有另一说为:萧长华、马富禄、叶盛章、张春华。前一种为清一色四个文丑,后一说法恰好两文两武。

陷于“危机”中的京剧丑行,如何困境中寻出路?

《三岔口》剧照 张云溪饰任堂惠 张春华饰刘利华

不论哪种说法准确,“四大名丑”之外,丑行可谓名家辈出,如郭春山、慈瑞泉、慈少泉父子、孙盛武、萧盛萱、艾世菊、刘斌昆、詹世甫、孙正阳、李少广、骆洪年、郭元祥、寇春华、郑岩、钮骠、萧润年、黄德华、朱锦华(名丑朱斌仙之子)、朱世慧等。以及武丑大师叶盛章、张春华师徒。可以说,饰演配角为主的丑行,名家的数量、艺术水平丝毫不低于生、旦、净三大主角行当。

陷于“危机”中的京剧丑行,如何困境中寻出路?

李多奎慈少泉《钓金龟》剧照

新时代“丑角”发展困局

丑行作为一个群体在戏曲史上的贡献,决不输于其他任何戏曲行当,川剧和高甲戏的丑行一直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新时期以来创作演出的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和《膏药章》、扬剧《皮九辣子》、豫剧《七品芝麻官》等,这些戏的共同点都是:剧目的大梁是”丑角“演员挑起的。

特别是被誉为当今京剧第一丑的朱世慧,便是通过出演丑行大戏《徐九经升官记》才家喻户晓的。

《徐九经升官记》首演于1980年,至今已全世界演了700多场,还拍了电影,已成京剧的经典。这出戏之所以广受关注就是因为,对于徐九经这个清官形象,破天荒地让一个丑角演员来担当主演(过去清官多由生行或净行演员来担当)。

不过,朱世慧也有自己的无奈和担忧,主演《徐九经》多年,虽然也有自己对徐九经情有独钟的因素在,但更多的是一份丑角难寻的无奈。京剧生旦净丑四大行当里,生和旦是“大行”,而丑行则被称为“偏行”。京剧中有一句行话叫“无丑不成戏”,就是说丑行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京剧的另一个行话是“丑行是中药中的甘草”——每一包中药里都会有一点甘草,但又并不是那么最重要的药。

朱世慧的担忧其实不无道理,正是由于对于丑行的种种偏见,使得京剧中以为丑角为主角的戏极少,丑角演员流失严重,青黄不接,有的专业院团甚至没有专业的丑角演员,只能用其他行当比如老生演员演员临时拼凑。目前,丑行的确面临多种困局,“丑角”也日益被边缘化。

“我一直呼吁各大院团和戏曲院校要重视丑角演员的培养,因为如果用其他演员临时出演丑角,那就不好玩了。”

陷于“危机”中的京剧丑行,如何困境中寻出路?

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

直视困境 多举措以扭转困局

在朱世慧看来,要扭转这种困局,就要培养丑角演员,让丑角后继有人,这是最重要的解决之道。

近年来,朱世慧一直在致力于为“丑角”的传承和发展努力。

传承“丑角”经典剧目

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徐九经升官记》艺术人才培养班在湖北省京剧院开班,20人的培训班,丑角占去15人,朱世慧作为主讲人,手把手亲自教授学员“丑角”艺术的精髓,朱世慧说,他期盼下一个“徐九经”就能在这个培训班里诞生,为丑角培养后继人才。

陷于“危机”中的京剧丑行,如何困境中寻出路?

2015年10月,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徐九经升官记》艺术人才培养班开班仪式

集结艺术家开班拯救“文丑”

2017年4月,朱世慧作为导师加入中国戏曲学院成立的“文丑班”,对“丑角”行当进行“抢救式”的人才培养。据了解,这个班的培养计划为期两年,导师由7名京剧理论家、表演艺术家组成,20名学员来自全国的艺术院团,均经过精心挑选。

陷于“危机”中的京剧丑行,如何困境中寻出路?

当今“中国京剧第一名丑”朱世慧

收徒传艺,培养后继人才

2017年7月,20年间只收了三位弟子的朱世慧再开山门,一次性再收四位徒弟,他说:“我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的所学所知倾囊相授,把丑行的艺术传承下去。”

陷于“危机”中的京剧丑行,如何困境中寻出路?

朱世慧收四位丑角演员为徒

中国京剧行当的艺术生态平衡多年来是失衡的,丑角艺术衰微,日益被边缘化虽是现状,但好在,这个行当里的人已经看到了问题,并在积极的正视它,更为了改变这个现状,集结多方力量,为推动“丑角”行当的发展,培养后继人才,实实在在的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何其幸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