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等因素,“谁来种地”成为摆在中国农村的现实问题,“省事、省心、省力、省钱”成为当前农业种植的最大需求。

  如何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如何满足种植户“省事”的需求?在2018中国农业服务产业峰会上,与会专家给出了答案: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解决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8月29日,2018中国农业服务产业峰会上在山东济南隆重举行。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褚瑞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魏启文,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互助,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科技与体系处副处长熊红利,中国农技推广协会副秘书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监验处(筹)田有国等专家领导以及来自遥感测绘、气象预警、大数据处理、植保飞防、土地托管等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计50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农服产业发展大势。

  政策解读:农服万亿市场即将爆发

  随着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和农业劳动力减少、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普通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面临许多新问题,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合算的事越来越多。因此,农户对农业生产型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在美国,农业从业人口只有2%,但为农业提供服务的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14%左右。这表明,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大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所以,在2017年,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有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为今后农业服务产业发展描绘了蓝图。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在进行中国农业服务产业峰会的背景介绍时表示,我国农业服务产业将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农资供应服务、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服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服务、农机作业及维修服务、农产品初加工服务、农产品营销服务发展潜力重大。在这个时候举办2018中国农业服务产业峰会可以说是顺势而为,恰逢其时。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也表示,农业服务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大农业对接的重要机制,是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所以,我们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围绕“五个振兴,三个全面”进行改革创新,勇于探索,建立现代化的农业服务产业体系,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服务支撑。

  农服崛起:满足农业种植“省事”需求

  农服产业的发展,既要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更不能脱离行业的发展现状。提起当前的农业发展,大国小农是我国农业长期存在的基本组织特征,土地碎片化、小农户种植、技术缺失、供需品质错配、种植效益难以提升等依旧是农业绕不过去的话题,提升种植效率和农产品品质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关键。

  但对于农户来讲,提升种植效率和农产品品质只是手段,增产增收才是最终结果。但农户需要的不是“复杂的菜谱”,而是“红烧肉酱汁”,是傻瓜式、便捷式的种植解决方案。在极大的需求刺激下,为农业种植提供方便,为农户省心省力省钱的农服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丰信农业,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技术深度融合,为种植户提供一站式种植服务。通过提供“农技我来管”、“农资为来购”、“田地我照看”等服务,让种地更简单。

  中化农业MAP,以种植技术为核心,以“MAP技术服务中心”+“MAP示范农场/示范园”为抓手,为种植户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帮助种植户种出好品质,卖出好价钱。

  珈和科技,将“遥感+AI”技术应用在农业领域,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影像采集并进行数据处理,为农业用户在关键期提供数据查询、分析、预测、预警等功能用于及时有效的决策参考。

  农飞客,以植保飞防为切入口,搭建农飞客大平台,制定行业标准,探索不同作物的植保飞防解决方案和规模化绿色防控,赋能飞防发展。

  农管家,基于数据库的核心优势,为种植户提供农业技术系统化学习,打造“口袋里的庄稼医院”。

  天天学农,抓住农户对于教育培训的需求,以农技线上教育为切入点,为农户提供农业知识技能培训,打造“农户身边的农业专家”。

  聚土网,以土地管理为核心,以平台+规模农户和平台+政府/合作社+小农户两种形式,为用户全方位提供农村土地的流转、托管、金融、订单等全产业链服务。

  农分期,以农业金融(分期贷)为核心工具,贯穿农业生产各个场景;以数据驱动农业种植与经营,打造农业生产一站式服务平台,让农业经营更容易。

  在政策和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以山东丰信农业、中化农业MAP、农飞客等为代表一大批服务企业正在迅速崛起,为农业种植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服务、农资供应、农村金融等服务,成为农服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工程,正在崛起的农服产业如何更好地为农业服务?如何为农业的增产增收贡献更多价值?在会议的高端对话环节,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监验处(筹)处长、山东丰信农业服务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金锋、农飞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振涛、美来众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后亮、中化农业MAP事业部资源拓展部总监张晓强、重庆美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黄祖舸就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相关讨论。高后亮表示,播种也好,飞防也好,收购也好,对农业生产而言都是单点服务,没有发挥其最大价值。农服产业必须具有运营思维,不需要涉足链条上的各项服务,只需把单点服务的组织和服务串起来,告诉他们如何把这一服务做到极致,做到有价值,然后输送到产业链的另一端。这样才能实现农服产业的产业化运作,实现农业服务专业化与协同化有机统一,为农业生产提供最大价值。

  ▼

  在这里

  挖掘行业深度

  传递行业价值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