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军武菌浏览图片时发现了一名全副武装的广东闪电突击队的特警,吸引了军武菌的不是其帅气的装备,而是他手里的那把西方风浓浓的“AR冲锋枪”。

▲有没有人认出了它的真身?

广东警方莫非什么时候装备了仿制的AR冲锋枪?仔细看看,咦,那个笔直的弹匣有点眼熟,又定定神看看枪身,原来是79式冲锋枪穿上了“马甲”啊!

▲这个就是79冲锋枪的马甲

李嘉豪MAPS79一体化改件

不过这个马甲可不简单,这是李嘉豪先生专门为79式冲锋枪全新设计的一体化MAPS79改件,使得79式这位老将焕发新生。

▲安装各种战术配件的

79式冲锋枪颜值颇高

说到79式冲锋枪,从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大显神威,它经历了40余年的风风雨雨,为共和国的和平与安宁鞍前马后,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军警的回忆,着实是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将。

▲对越自卫反击战

老山前线中使用79冲锋枪

鲜为人知的是,79式冲锋枪是我国枪械史上三项记录的保持者:研制周期最长;参与研究的人员最多;进靶场进行实验的次数最多。一般枪械的研制周期为5-7年,而79式冲锋枪的研制周期竟然长达15年之久;一般参与枪械研制的人员为个位数,而参与过79式研制的人员竟然多达几十人。

79冲锋枪的定型过程实在坎坷,前前后后分别于1971年、1975年、1978年、1979年总共四次进入国家靶场测试后,方才定型,期间大大小小经历了好多次变革。

▲卡拉什尼科夫来中国访问试射79冲锋枪

早期79式的高故障率高的令军队无法忍受,在多次改进未果后军方还提出重新设计一款冲锋枪的要求,研制的新枪命名为85式冲锋枪,该枪进入了解放军的装备序列,而79冲锋枪逐渐退出了军队,而改进后的79式则装备给武警和警察成为了警用装备。

▲解放军装备的85冲锋枪

在结构方面的设计,79式也有不少自己的独到之处,设计的那个年代解放军依然大量装备着56冲,79式或多或少都留着AK影子。

▲与AK枪族如出一辙的铁片快慢机

79式冲锋枪采用了很特殊的短行程导气自动原理,目前大多数冲锋枪都是采用自由枪机和半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采用导气自动原理的冲锋枪很少。这导致了79式内部的高复杂程度也使得前期79式故障率比较高。

▲比如说采用自由式枪机的UMP45

79式最具辨识性的标志就是该枪采用了直弹匣,而非一般枪支根据子弹的形状来设计为弯弹匣,有点类似于手枪弹匣。军武菌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辨识魔改79的好方法:一个20发直弹匣瞬间暴露身份。

▲原形毕露了吧

而且79弹匣仅有20发的弹容量,并且79式为了减小体积简化结构并没有安装调速装置,导致那可怜的20发子弹在该枪1000发每分钟的射速下根本“不够看”。

▲全自动射击子弹两秒没

本来是当做丛林冲锋枪设计的79变成警用冲锋枪有各种问题,最大的且易于解决的就是扩展性问题。特警和武警经常要面对城区环境下的执法问题,而79冲锋枪原本没有任何扩展能力,当务之急就是为警察们装上方便操作的战术附件。

▲闭膛待击的79式的精度还是不错的

于是李嘉豪先生设计了文章开头出现的的这款名为MASP79的一体化战术改件。

▲装上MASP79战术改件的79冲

该套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79式的人机工效差和扩展性差的问题。该改件采用了一体化设计,将护木和可伸缩枪托跨过机匣连为一体,在护木和机匣上方的改件部分安装皮卡汀尼导轨。这样使得瞄准镜并非直接安装在机匣上,从而避免了在射击过程中机匣剧烈震动从而导致瞄具失去精度。

▲安装两种不同瞄具的79式冲锋枪

新改件上包裹住枪管的新护木有着良好的隔热作用,防止了射击时烫手情况的发生,更便于射击时候的握持,并且安装多条皮卡汀尼导轨的护木极大增强了该枪的扩展性,可安装战术手电、握把等多种附件。新的枪托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习惯来调整长度,宽大的枪托也比原来的枪托抵肩更舒服,射击稳定性也更高。

▲广州闪电突击队使用

李嘉豪MASP79改件

以上的诸多改进大大改善了79式的使用手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阶段警方的需求。但是,79式的诸多根本缺陷是不可能通过改件来弥补的,在结构上设计的种种不合理和过于老旧的设计,注定了其迟早会被淘汰。

▲上海特警装备的BJC16冲锋枪

在近些年警方也在积极寻找79式的替代品,例如JH16-1、BJC16等一系列新型警用冲锋枪纷纷被各地警方采购并且装备,这些新式警用冲锋枪在设计上参考了外国一些优秀枪支的设计经验,并且都采用主流9毫米手枪弹,停止性较79式的51式7.62毫米手枪弹更为优秀,79式这位“老将”终于可以安心退休了。(作者署名:军武次位面)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