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见证历史丨第十四届辽金契丹女真史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在科尔沁草原腹地, 通辽市科尔沁区莫力庙苏木福巨嘎查北约2.5公里处,在一处沙质台地上,沉睡着一座千年的辽代古城遗址。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辽河流域历史考古研究中心李鹏教授对古城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这座古城址,南距西辽河约19公里,北距新开河约35公里、北距北老河古道约2.5公里。

李鹏通过地表勘察、文物标本采集研究、周边古河道研究、周边古城遗址比对,通过对1968年11月5日美国卫星“科罗娜”所拍摄的影像进行遥感数据分析等方法和参考2016年8月,内蒙古考古队在开鲁县东风镇七家子村发掘两座被盗的辽代古墓中的墨字题书 “葬于龙化州西”等文字内容分析,提出“福巨遗址是辽代龙化州”及“通辽是契丹人的祖源地”的科学观点。

反复考察  求证历史

2017年5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就李鹏的观点,请来国内部分专家进行考察研讨,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会长韩世明总结时指出:“李鹏老师研究成果在辽金史研究领域是一次重大突破,填补该领域的学术空白。将龙化州定为福巨古城,依据目前发现的史料来看,最符合文献记载,定论为通辽市是契丹早期活动中心“龙兴之地,契丹故壤”具有充分的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地理学依据。”

2018年6月11日,科尔沁区政府请来中国辽史研究方面的15位专家再一次考察论证,专家们考察了李鹏教授提出的契丹早期两处二水和流处、开鲁博物馆古墓题字、吐尔基山辽代古墓遗址等地。经过实地考察,专家们对福巨古城是龙化洲给与认可。

2018年7至8月,科尔沁区与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辽河流域历史考古所联手,对福巨古城进行了地下勘探和地表调查,得出权威报告,福巨古城分内外两城,也可以说东西两成,且东城城池保存完好;在调查发现福巨古城周边有大量辽代部落遗址,还发现了两座辽代寺庙遗址。地表分布有大量的遗物,从地表遗物推断,福巨城址始建于辽代,金、元时期还应有居民居住。

2018年8月23日至28日,科尔沁区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共同承办了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大型学术研讨会,针对李鹏的观点到奈曼孟家段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二水河流处、科尔沁区福巨古城遗址、科左中旗巴彦塔拉玻璃山、双辽大土山、西辽河和新开河二水和流处、后旗吐尔基山辽代古墓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在研讨会上,专家们听了李鹏的汇报,专家们经过研究讨论,大多数同意李鹏的观点。

2018年8月28日,专家代表与科尔沁区四大班子领导进行了座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前所长齐心在会上说,通过考察和地表收集到的标本和文字分析,福巨古城是龙化州没有问题。并且建议科尔沁区要大胆些,在保护的同时要合理利用,让古人留给我么的文化遗产为考古研究、为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作用;辽宁师范大学教授都兴智先生从开鲁墓葬墨书题字的拼接分析,说“葬于龙化州西”非常清楚,可以说福巨古城就是龙化州;还有河北大学教授、辽金史学会副会长肖爱民、赤峰学院院长、辽金史学会副会长任爱军也认为福巨古城是龙化州;中国民族史学会辽金暨契丹女真史分会韩世明会长总结说:李鹏所长的研究成果在辽金史研究领域是一次重大突破,填补了该领域的学术空白。将龙化州定为福巨古城,依据目前发现的史料来看,最符合文献记载,定论为通辽市是契丹早期活动中心“龙兴之地,契丹故壤”具有充分的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地理学依据。

据史料记载,龙化州之前是契丹始祖奇首可汗居住地,称龙庭。龙化州始建于902年,当时是辽代始祖耶律阿保机的私城。907年,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成为部落可汗。916年,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城东筑金铃岗焚柴举行称帝仪式,尊曰大明大圣天皇帝,他的夫人曰大明大圣地皇后,国号契丹,年号神册。耶律阿保机成为古代中国北方民族的皇帝。从此,契丹在龙兴之地出发,东讨西征,南迁北伐,很快就建立了北方第一个半封建、半奴隶制帝国,国土大于当时的宋朝两倍之多,割断了中原向西北亚、东欧一些国家的古丝绸之路,代替了中原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往来。十三世纪,阿拉伯及欧州国家都叫中国为契丹,因此,那些国家至今还叫中国为契丹。

由于契丹国后改为大辽国在历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从明清到现在,研究辽史的专家们寻找龙化州的脚步从未停歇过。

龙兴之地  契丹故壤

龙化州城市遗址的发现,解决了辽史研究中长期悬而未绝的重大问题,极大地推动辽史地理志的研究。龙化州位置的确定,使通辽市科尔沁区名正言顺地成为契丹辽王朝的龙兴之地,为通辽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地方史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为科尔沁这座美丽的草原名城,又添加了“龙兴之地、契丹故壤”两个重量级的“历史文化符号”。

(作者系莫力庙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  李丽)

来源:科尔沁旅游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