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康(左起)、伍婉冰、伍宝玲和郭亚伦分享新书《宝玲力量》的故事。(美国《世界日报》/牟兰 摄)

中国侨网5月3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纽约华策会人瑞中心主任伍宝玲,1日和女儿伍婉冰(Betty Ng)在华埠松柏大厦和民众介绍新书《宝玲力量》,分享自己50年来为小区而战的故事。“我太忙了,没时间生病,只要华策会不开除我,我依然会坚持这份工作”。她说。

51年前的感恩节,20多岁的伍宝玲到美国。她说,自己虽已在香港取得大学文凭,但仍有语言障碍。到美国后,在一家服装厂打工之余,她前往纽约大学学习英文,翌年加入华策会。她表示,当时华埠的移民多不谙英语,小区服务的资源甚少,许多单身耆老独居在家中,死了好几天才被发现,去世后也没人安排身后事。

伍宝玲表示,刚到华策会工作时,平均每月工资100美元左右,还要养孩子,但看到华社情况,毅然决定留下。32岁时丈夫罹癌逝去,但她凭借自己毅力,不但没有倒下,还获得了社会学和教育学的双学位,后继续回归小区为华社服务。她指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新移民看到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希望。

她还分享了如何屡次用不流利英文为华社争取经费的经历。她说,虽然英语不是母语,但每次在听证会上,她都用真情打动议员,为华社争取权益。她和民众分享自己如何向前市长彭博建言,为人瑞中心争取新址的故事。“彭博请我吃午饭,我以一个母亲身份向他请求,华裔耆老不能在没有窗户的地方生活。”她说。

虽然已经70多岁,但伍宝玲说,她仍有极大的能量和热情,希望继续为小区服务。女儿伍婉冰希望将母亲的故事介绍给更多民众,激励更多人,让他们不轻言放弃走向成功。她坦言,母亲在她童年时一直很忙,但都会在需要时出现,并用行动教会她付出即有回报的道理。

华策会行政总监何永康表示,他和伍宝玲14年前就相识,她是华策会和小区的核心人物,为小区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后辈学习。前市议员郭亚伦(Alan Gerson)也在1日出席。(牟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