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与口碑齐飞、网络点击量134亿,《延禧攻略》为什么能这么火?

扑朔迷离的后宫剧情、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反套路女主人设……最与众不同的,还是它的良心美术配置:一反往常阿宝色滤镜、古典低调的宫廷布景,随便一帧画面,都成了一幅幅绝美的中国风壁纸。甚至有人称《延禧攻略》为莫兰迪配色。

最让人惊叹的,是剧中的一套套服装配饰。从传统的京绣、宫廷绣,到手推绣、打籽绣、盤金绣、缂丝,到“一耳三钳”、“绛唇妆”,这些高度还原的妆容,都是清王朝该有的样子。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些宫廷剧吗?

同时带动的,还有在本土文化与国民情感之间,中国风的商业化可能。LVMH集团美妆品牌娇兰,就趁机推出了“富察皇后色”和“璎珞色”等同款口红色号;在此之前,中国风服装品牌密扇还曾在《芈月传》热播后,推出合作款系列。

咨询机构OC&C的报告《从人群中脱颖而出》(Standing Out From The Crowd)分析称,消费者会选择小米而不是苹果手机,而他们也会将注意力花在能产生情感联系的本土品牌上。

然而从服装生产型大国,到开始孕育独立设计师品牌,中国原创时尚才走过短短几年。目不暇接的时装周,险些让我们以为中国时尚真的走向了世界。但偷梁换柱西方国家的伎俩,又或者是要么打着传统的口号无限复制最炫民族风。以致于大部分中国原创设计,其实更像cosplay和广场舞中老年服饰。

比如范爷在2010年戛纳电影节的龙袍装,如果不是戛纳,你真的敢穿出去吗?

2011年的仙鹤装,也同样让人记住了,中国风可能就是这样。

2015年,Rihanna身披的重达25公斤的“龙袍”,被网友戏称为“鸡蛋灌饼”。

文化断层使中国风与当代貌合神离。虽然传统是一件值得发扬的文化瑰宝,但每个时代都应有相应的审美和风格,中国风不应该是古旧、照搬、博眼球,我们同样需要更新的设计来适应当代的胃口。同时社交媒体时代,对于中国独立设计师来说,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考验。

在近十年以来,就有不少设计师品牌活跃起来,当我们谈到“中国时装设计师”这个群体时,从前模糊的概念,已经被一批名字刷新,他们可能是上官喆、邱昊、陈序之、刘旻、王汁、王逢陈等等。他们正尝试着把握着中国风与当代文化和潮流。

Uma Wang:《邪不压正》里为周韵制衣的设计师

可以用来形容Uma Wang的点有很多,第一批打出国际品牌的70后中国独立设计师之一;跻身福布斯中国时装设计师榜单;更让我们熟知的是,在《邪不压正》里为周韵制衣的设计师。

王汁、周韵和姜文

周韵着Uma Wang

王汁在2002年读了8个月伦敦中央圣马丁的短期进修课程,专业为配饰。完成学业后的她选择留在伦敦。2005 年,王汁在伦敦注册了Uma Studio,一个只做针织衫的品牌,直到四年之后,成立品牌Uma Wang。

生于中医世家的王汁,从小对中国书法、药草的熏香耳濡目染,这或许也和她作品的呈现有关,Uma Wang的很多衣服都像取自自然,海水岩石、山脊沙丘和沙漠,飘逸的轮廓和面料,有股仙风道骨的气质,但也前卫独立。

王汁称,面料是她设计的切入点,她很喜欢老旧的东西,衣服的轮廓、品质也是在按照很传统的方式在做。同时她也不是一个过分关注潮流的设计师,流行版型和颜色都不在她的关注范围之内,自然也不会过时。或许这就是她作品中很明显的东方感觉,却很难找到浅显的东方元素。

然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独立设计师,设计和经营同样重要,这也是独立设计师的独立意义所在。在华丽志的一次采访中,王汁称:“我个人很矛盾,既希望品牌小而美,但从商业角度又必须做大。”这是每一个独立设计师都要兼顾的两面。三年前,品牌Uma Wang开始一年推出六个系列,这意味着,如何高强度高质量的稳定产出成了设计师的最大挑战。

Uma Wang 2016 春夏系列

Uma Wang 2018春夏系列

“一年出六个系列,在商业上自然会得到很好的客户反馈;但从自己的角度来说,我会慢慢觉得疲惫,觉得自己只是在为了做衣服而做衣服。”uma这样回答道。 近几年,Uma Wang每季度全球的订单量都以30%-50%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在美国、俄罗斯、欧洲销售情况最为突出,仅意大利品牌就进驻了20多家买手店,海外订单的大量增加也对供应链提出了挑战。

从Uma Wang可以看出,中国品牌除了在本土得到认同外,东方气质同样受到海外世界的拥戴。潮流预测机构WGSN的趋势总监姚清曌认为,新式中国风的流行在过去十年兴起过好几轮讨论,今年的流行,最大的特点是一种自发的支持和推动,不仅仅受到国外流行趋势的影响。

密扇:《芈月传》、《大圣归来》…。早就与热播剧绝结缘颇深

不同于Uma Wang的稳重、释然的调性,作为从线上市场走向线下零售的独立设计师品牌,密扇用潮流的方式演绎中国风。

密扇 2018春夏系列

密扇的创世人冯光、韩雯,是英国 Leeds大学的校友,夫妻二人的生活也是种萦绕着当代艺术与英国文化的氛围。冯光留学是曾是eBay上的早期上家,很早便接触了电商业务;而对于韩雯来说,服装行业算是家族产业,从小就耳濡目染。

作为互联网出身的密扇,在营销经历上和宫廷戏古装剧结缘不浅。在《大圣归来》上映后一个星期内推出了密扇西游记系列产品和对应的社会化营销活动。之后又结合了同样具有中国风底蕴的电影《捉妖记》和粉丝玩了一把捉妖的互动。这期间所创造的内容在微博上累计阅读人数已超过了30万人,并成功导入大量流量到渠道上。

《芈月传》主题服饰

密扇西游记系列

在2015年年末,密扇还与雅昌集团旗下Artplus携手当代艺术家邬建安合作推出了猴年限量商品“猴王无忌袍”,并作为参展艺术品亮相纽约的2015年国际艺术与创意博览会。

在今年年初有报道称,“密扇”已于近期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坚果资本和元禾原点。

冯光在采访中表示,“中国风在设计上并没有与时俱进,而当代的服饰必须要有当代的感觉。”即,中国风应该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传承与衍变,而不是中国元素地挪用和照搬。所以,冯光认为应该做属于当代特色的产品,他希望密扇能够为大众展示出:如果中国的文化没有断层,中国风会演变成的样子。

XUZHI:编织面料的诗意 也是当代的中国风

如今的“快餐时尚”,衣服之对于人的价值变成了单一的“消耗品“。

陈序之

2014年创立,XUZHI尚是一个年轻的独立设计师品牌。设计师陈序之受Craig Green的影响,从研发面料出发,用流速、编织重构服装本身;遵循传统技艺,用纯手工缝制去创造视觉效果,每件衣服都有了灵魂。

在一些采访中,陈序之告诉我们:

“如果选五个词来描述XUZHI的设计风格:-Subtle, crafted, poetic, sensible, 和innovative。(清淡,精心制,诗意,实用耐穿,创新)。”

XU ZHI 2016 春夏女装系列

“那些手工制作的细节,让我想到当人与物质经历了长时间的相处之后所产生的情感联系。而这种内敛却具有力量的情绪,也是我始终想要坚持的。”

“XUZHI这个品牌欣赏和推崇一种内敛沉静的美。穿着XUZHI的女性精致而不张扬,内敛却又强大,而且这种魅力只有亚洲女人是诠释的最好的。自知不完美而非常的自信。”

2015年9月中旬,XUZHI第一次来到时装周,作品在designer showroom中展出;2016年9 月中旬,XUZHI第一次来到伦敦举办沙龙;2017年,XUZHI获得Giorgio Armani的赞助,出席米兰时装周、登上Armani御用秀场,逐渐开始受到国际市场的肯定。

XU ZHI 品牌2017-18秋冬季系列

XU ZHI 品牌2017-18秋冬系列

连卡佛、221Restir、Opening Ceremony......好几家买手店从XU ZHI第一季就开始下单,也包括栋梁。“尽管他的衣服有厚重、定价高的问题,但它们是那么特别。”

寻找Jane Morris XU ZHI 2018年秋冬系列

2018上海时装周 XU ZHI“寻找Jane Morris”时装展览

实体零售设计咨询CallisonRTKL称,中国购物中心以西方品牌为主的大环境已经改变,消费者对本土文化及品牌的拥护,也令能够设计出高品质产品及消费体验的中国品牌创造更多可能性。

从近几年一直活跃在国际时装周的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到大众消费市场的品牌IP明确的小众品牌,比如浪金、无线不循环、有耳等等。他们或是在找寻着中国风在当代应该有的、不被过分放大的面孔,或在带着传统技艺去表现中国本土气质。很幸运这是一个被千禧一代消费所簇拥的社交媒体时代,数字营销给了中国设计师们一个“被看到”、“被发现”的机会,当然,这同时也可以被看做是一次挑战。

在即将到来的2019春夏伦敦时装周,Jamie Wei Huang(黄薇)、 Ryan LO(罗子皓)、XU ZHI(陈序之)、Xiao Li(李筱)、steventai(Steven Tai)、Huishan Zhang(张卉山),六位华人设计师将加入其中,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迈入国际时装周。但这个时代,或者是未来的十年,确实到了中国设计师发起一场革命,改变“中国红、黄金白银”这些所谓中国风刻板印象的时候了。

真相 | 谈资 | 潮流志 | 美颜社 | 男人帮 | 断货王 | 包子铺 | 周末BANG | 百搭星君 | 不思议来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