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和媒介的发展,视觉传播已经不是一个专业化的工作,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进行影像和视觉传播工作,他们可以自己拍摄短视频和照片,并自己发布出去,所以在我的课上就要想办法消除这个专业壁垒。”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梁君健老师这样回忆自己把混合式教学融入《影视制作》课程的初衷。

实践是影视制作的基础

在此前的几个学期中,《影视制作》是一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程,尽管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反馈很好,但是从期末作品的质量上看,同学们影视制作水平并没有梁君健老师预想的那么高。

经过与同学、同事、同行的深入交流,梁君健老师发现,其实摄影和影视制作这样的专业技能课程,更多的是一种经验式学习,而不是抽象知识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绝对的对错,老师们教给学生们的应该是思考方向、具体方法和一些经验。

所以梁君健老师开始考虑用翻转课堂的理念,加上混合式教学的技术手段,对课程进行调整。一方面让同学通过在线课程的方式,提前学习课上涉及的知识,另一方面在线下课堂用大量的时间针对大家的作业和作品,展开讨论和反馈。

“其实不仅仅是《影视制作》一门课程,我觉得对摄影、影视、新闻直播等一系列的实践类课程,都可以尝试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结构的重构。”梁君健老师对于实践类的课程有着自己的见解。

梁君健老师将混合式教学融入《影视制作》课程还有另一个原因:

“我是希望能够把这个班的规模进一步缩小,对同学们进行更加充分的指导,并且能够得到同学们更多的反馈。”

此前,每一个班级的课容量的是四十人左右。在此前的实践中,如果在四十余人的班级中进行小组讨论,效率是不高的。所以借助混合式教学,就有机会把四十个人的课堂,进一步再拆分成二十人的课堂。

在这个过程中,四十人的班级被分成了A班和B班两个班,每个小班的同学隔周进行线下课程,不上课的那一周就留给他们学习线上课程,以及完成作业。对于学生来说,以往这门课程需要十六周的课堂学习,现在只需要参加八周的线下课程。对于老师来说,这门课程还是进行十六周的线下教学。

“所以说,混合式教学一方面是希望能够针对这样的经验性知识,增加对实践过程的指导和反馈;另一方面也借助这样的教育手段,把班级规模进一步缩小,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精细化教学。”梁君健老师对于混合式教学这样总结。

讨论与修改让视觉作品不断优化

回忆起《影视制作》课的前期准备,梁君健老师记忆犹新,“这个过程还是很辛苦的,录在线课程,一方面老师自己要做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也要和制作团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制作团队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设计。”

所以在准备的过程,梁君健老师先请制作团队来听一次线下课程,然后一起去讨论。课程内容如何呈现,知识点如何进行拆分,教学的案例和知识点如何进行结合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要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解决。同时梁君健老师还针对普遍性的问题,设置了一些答疑以及书目和影片的推荐。

这是线上部分的准备。而对于线下部分,梁君健老师需重新去设计作业和讲授方式。所以梁老师把每一节线下课程设计成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用五到十分钟进行小测验,通过客观题的形式考察同学们在过去一周的线上学习效果。第二部分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带领同学们回溯线上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因为线上虚拟的授课时,老师没有办法看到同学们的眼神和表情,也就没有办法随时获得反馈,与面对面讲授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每一次线下课程的第二部分中,梁君健老师需要同学们反馈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的说明,哪些地方需要补充一些更新的资料或前沿的发展。第三部分是线下课程的主体。在这部分,会用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围绕同学的作业展开讨论。

梁君健老师认为“这种讨论一定是多向的,我、助教、已经点评过作业的同学、正在被点评作业的同学都要参与进来,我们共同通过探讨和多元反馈的方式,让大家去思考和改进。”

课程收获用作品说话

“我个人估测,同学们除了单纯的对着电脑上课和对着我的人上课之外,他们还要花很多时间进行拍摄和作业的实践,这个时间我估计不会低于每一周的课程时间,有时候会远远地超过。”在《影视制作》课上,同学们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只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实地拍摄和采访才是课程的主要内容。

线下时间的投入奠定了这门课程绝对是门“硬课”。“比如说我的期中作业是一个15分钟左右的纪录片,或者一个新闻专题节目。那他们光拍摄、采访等素材的获取工作,可能就要花两到三个整天的时间,剪辑至少又是两到三个整天的时间,所以同学们的时间投入是很高的。”

而采用混合式教学后,同学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我会一定程度上加大作业的量。例如第三周布置是这门课的第二次作业,我要求同学们对一部电影进行拉片分析,这是之前课上没有的,此前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作业量让大家来做这个。”

刚开始,同学们在拉片训练的时候叫苦不迭,因为一部一个半小时的常规影片,至少要花20到30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拉片训练。这个过程中要截图、要对每一个镜头进行分析。但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后,同学们发现,他们对视频作品的品鉴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同学们的作业的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实际上现在每一个人都会要用自己的自媒体去做视频,每一个人都专业了,那专业的也就没那么专业了,影视制作的专业壁垒正在逐渐地被技术和媒介所消解,”对待这样的潮流,混合式课程就成为了《影视制作》课程新的尝试,"我想看看在这样的语境之下,我的课程应该去怎么变化,上过我课程的同学们在日常接触媒体时,会与没有上过的同学有哪些不同。这不仅仅是我感兴趣的问题,也是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新话题。”

点击下方扩展链接,进入清华大学《影视制作》慕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