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行业观察者李珺给出了不同见解。

“科技创新要给予充足的时间,同时它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她认为,目前的几大技术正处于“爬坡期”,尚未到达拐点,所以大家会感到创新不足,但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经之路。

与此同时,CES的身份也在发生着改变:早期展示的主流商品是冰箱、电视机等家电,“消费电子”之外的展品绝不会出现。近两年来,CES安排了更多主题,例如汽车行业,除奔驰、奥迪等传统汽车品牌外,百度、图森、地平线等相关生态也涌入展台,“CES不应再是所谓的消费电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而应是消费生态展(Consumer Ecology Show)”。

中国军团进退

在外媒眼中,今年CES上,中国厂商的热情似乎“退潮了”。

根据《南华早报》报道, 此前中国厂商数量以1551家创纪录,而今年中国注册数量仅为1211家,数量减少两成,同时少于美国参展公司1751家。

难道,中国企业们不重视CES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几位行业观察者看来,参展企业数量的减少不能反应出展会的重要程度。首先,中国经济下行导致创投环境收紧,一些小企业已无法支付高额的参展费用。其次,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未来考验的是企业生态化创新能力,而小企业受限于生态布局,能力相对欠缺。

实际情况是,在CES会场上,仍可看到众多中国大小企业的身影。一个最直观的现象是,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等已成为主力厂商现身。

一位京东CES现场负责人告诉新浪科技,这次系京东首次参展,但并非首次来CES,“以前的身份是采购商,但这次是参展商,这是角色的改变”。

中国大企业的进军,很大程度上扮演着整个产业链创新的角色。它们拥有智能终端业务,绝不仅限于单一硬件,更多地是展示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态。而在众多国外巨头的演讲中,也都提到了与中国企业的战略合作。

“它们的加入,比传统企业具有更大的撬动力,会放大整个生态的价值,并倒逼整个价值链的重塑”,冯晖说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