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偕学会专家蔡运章、宫长为等,与来自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地方的专家学者50余人,先后考察了黄山遗址、“不见冢”古墓群、鸭河工区岩画群等遗址遗迹,从考古、历史、民俗等多角度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最终认定“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的核心区”。鉴于南阳黄山遗址、南阳“不见冢”遗址和南阳岩画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大价值,中国先秦史学会对文物保护和研究提出殷切希望,他们建议我市有关部门迅速开展对相关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同时希望业已成立的“中国先秦史学会南阳古文明研究与保护中心”尽快投入工作,加强与文物考古部门的协同攻关,尽快启动并强力推进“不见冢”遗址、南阳岩画遗迹、南阳楚长城等项目像黄山遗址一样,最终成功申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在此基础上积极作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先秦史学会认定,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中国先秦史学会认定,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

5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主办的“中华文明探源与南阳历史地位考察研讨会”在南阳市举办,会上同时成立中国先秦史学会南阳古文明研究与保护中心。

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偕学会专家蔡运章、宫长为等,与来自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地方的专家学者50余人,先后考察了黄山遗址、“不见冢”古墓群、鸭河工区岩画群等遗址遗迹,从考古、历史、民俗等多角度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最终认定“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的核心区”。

中国先秦史学会认定,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

踏访南阳三个地方,

走过中华文明万千年

“我们只在南阳看了三个地方,却感受到了中华文明万千年生生不息的传承与魅力。”这是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感受。

5月25日下午,专家们来到位于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北百米处的黄山遗址。该遗址时代跨度漫长,从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屈家岭文化到河南龙山文化,序列完整,且等级很高,特别是发现了目前汉水流域最高等级的屈家岭文化时期墓葬群。专家们惊叹于这一大型聚落遗址及玉器加工遗址的体量之大、结构之复杂。

在去年5月由中国先秦史学会、鸭河工区管委会主办的“王子朝奔楚暨南阳先秦古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初步确定王子朝奔楚地在今南阳市区北部,“不见冢”极有可能为王子朝墓。今年春天,市文研所在“不见冢”大墓北部确定古代遗迹35处。其中古代墓葬30座为“不见冢”东周大墓的陪葬墓群。5月25日下午,专家们走进考古现场,对墓葬的分布规律、形制等进行探讨和研判。

中国先秦史学会认定,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

5月26日上午,烈日炎炎,却阻挡不了专家学者们探寻中国远古文化的热情,他们在考察鸭河工区岩画群时,不时发出惊叹声。中国岩画学会会长王建平激动地说:“此次南阳岩画研究被纳入中华文明探源中来,这在中国先秦史学会历史上尚属首次。”鸭河工区境内的岩画多达几千处,主要有圆形凸穴、沟槽、网格、象形图案等形式,既有抽象又有具象,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专家们认为,这是中华文明初创期的文物遗存,弥足珍贵。

“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的核心区”

获认定

“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的核心区。”面对新华社等中央、省、市级媒体采访时,宋镇豪如是说。这句话同时也被写入研讨会会议纪要。

研讨会高度评价南阳三处文化遗址遗迹,认定“南阳黄山遗址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较大型遗址”;“不见冢”古墓群是王子朝奔楚贵族集团主要成员的陵园墓葬区;“南阳岩画蕴含着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重要信息”。宋镇豪在活动结束后挥毫为南阳文化题词:“南阳原史 文明之光”“六通四辟 毓文致远”。

中国先秦史学会认定,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

宋镇豪题字“六通四辟 毓文致远”

中国先秦史学会认定,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

宋镇豪题字“南阳原史 文明之光”

鉴于南阳黄山遗址、南阳“不见冢”遗址和南阳岩画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大价值,中国先秦史学会对文物保护和研究提出殷切希望,他们建议我市有关部门迅速开展对相关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同时希望业已成立的“中国先秦史学会南阳古文明研究与保护中心”尽快投入工作,加强与文物考古部门的协同攻关,尽快启动并强力推进“不见冢”遗址、南阳岩画遗迹、南阳楚长城等项目像黄山遗址一样,最终成功申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在此基础上积极作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南阳报业传媒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中国先秦史学会认定,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