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7

注意方法

从罪犯的立场看,美术馆里的名作就像一张装了框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现金支票,它被毫无防卫地挂在墙上,对有些人来说,不带走它,似乎有损“职业素养”。

实际上,要取走这张支票,远没有电影中虚构的那般困难,即使是最为人熟知的《蒙娜丽莎》,将其盗走也只是几分钟的事。

今天,我们从历史事件中提取几个技术层面的小妙招,供大家学习...

技术一 | 爬房顶

公爵夫人 庚斯博罗 1785 年

1876 年,庚斯博罗的名作《公爵夫人》拍出 5.154 万美元的高价,创下拍卖记录。画中的这位贵妇人来头不小,她名叫乔治娅娜,出生于大名鼎鼎的斯宾塞家族,是英国德文郡第 5 位公爵夫人,也是戴安娜王妃的高曾祖母。

当时的《泰晤士报》写道:“各阶层人士争相前来欣赏这位美丽的公爵夫人,所有人都为她倾倒。”在络绎不绝的赏画人中,既有计划把它买下的银行家摩根,也有打算将其“借走”的著名大盗亚当·沃斯。

5 月 25 日一个有雾的夜里,沃斯再次来到收藏者的豪宅附近,他站上同伴肩膀爬到屋顶,悄悄拨开窗户进入房间,从画框中将《公爵夫人》的画芯剥下来,镇定地离开了现场。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简单到令人发狂的盗窃计划。

得手后的沃斯没有将这幅画出售,他坦言自己已经爱上了画中人,不舍得易主。25 年后,这位深情的大盗在离世前把它还给了那位收藏家:“高贵的夫人应该回家了...”

技术二 | 爱国牌

蒙娜丽莎 达·芬奇 1503-1517 年

20 世纪初,《蒙娜丽莎》的失窃算得上最令人震惊的事件之一。

1911 年 8 月的一天,一位意大利籍的油漆工像往常一样来到卢浮宫上班,临近下班时,他把《蒙娜丽莎》从画框中取下,卷起来藏在衣服下面,毫无破绽的走出了这座艺术殿堂。

尴尬的是,博物馆在两天后才意识到画被偷走了,在这之前,安保人员认为是摄影师将其拿走拍照,而其他工作人员则认为是专家拿去清洗了。由于卢浮宫实在太大,接到报警后,警方光是搜索这座豪华宫殿就用掉了一周多的时间,而那位油漆工,早已将《蒙娜丽莎》带回了意大利。

两年后,这位名叫佩鲁贾的油漆工终于按奈不住,试图把这幅无人不知的画作卖给达·芬奇故乡佛罗伦萨的一家美术馆,但由于它实在太过知名,无人敢接,事情随后败露,佩鲁贾最终被判入狱一年半。这个量刑并不重,只因他说希望《蒙娜丽莎》可以回到家乡...

技术三 | 伪装术

加利利海上的风暴 伦勃朗 1633 年

这应该算是最大摇大摆的洗劫了。

1990 年 3 月的一个晚上,两名警察来到美国波士顿伊莎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博物馆,声称接到报警需要进入馆内检查,刚一开门,保安就被二人制服扔进了地下室。

在之后的 90 分钟时间里,两名警察毫无顾忌的逛遍了博物馆,最终把伦勃朗的《加利利海上的风暴》《穿黑衣的女士和先生》、马奈的《一个法国绅士》、德加的《离开围场》和维米尔的《音乐会》等 13 幅名作带离了博物馆。

显然,这两名警察是赝品,而那 13 件重量级作品至今也没有被追回来,这起声名狼藉的案件随即成为了现代艺术史上最大的盗窃案。

1997 年,博物馆曾宣布奖励 500 万美元给提供重要线索的知情人士,2007 年,赏金提高到 1000 万美元,但终无所获。今天,假如你去到加德纳博物馆,那些被盗去画芯的空画框依然挂在原来的位置上,静静地等着 13 个经典的回归。

技术四 | 心态好

圣母玛利亚和亚恩温德 达·芬奇 1501 年

毫无疑问,这是最具大片气质的一次盗窃。

2003 年 8 月的一天上午,两名盗贼花 6 英镑进入英国的德拉姆兰里戈堡参观,他们看上去 40 多岁,彬彬有礼,气质儒雅,他们戴着礼帽和眼镜,与游客无异。

进入城堡 10 分钟后,其中一名男子礼貌地向女导游提出请求,希望可以先带他们去欣赏城堡里最珍贵的收藏品——达·芬奇、伦勃朗和荷尔拜因的作品。

导游没有理由拒绝这样的请求,待三人到达楼上的收藏室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们一人锁住女导游的喉咙,将其反绑并用毛巾堵上她的嘴,另一个人只用了几秒钟就把达·芬奇的《圣母玛利亚与亚恩温德》从墙上取了下来,随后,二人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城堡。

在城堡的后门出口,他们遇到两位一脸惊讶的游客,一位窃贼镇定地对游客解释:“哦,别担心,这只是演习而已,我们是警察...”

两年后,这幅画依然下落不明,这件作品遂被列入了世界十大最珍贵的失窃艺术品名单中。警方分析,这是艺术品职业盗窃团伙所为,他们训练有素,作案时成功躲避了监控录像的拍摄,他们目标明确,直奔达·芬奇作品而来。同时,他们清楚的知道只有 15 分钟的时间可以实施盗窃,而当两人带着画作走出城堡时,甚至比预计时间还提前了 1 分钟...

当然,历史上抢劫盗窃艺术品的案件不止这四起。

据统计,英国和美国是失窃艺术品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而艺术家中,毕加索最受窃贼喜欢,登记在册的关于他的失窃作品高达几百幅之多。除此之外,伦勃朗也极受犯罪团伙欢迎,一幅《雅各布三世》竟被盗窃过 4 次,虽然每次都被追回,但也落下了一个“可以带走的伦勃朗”的称号。

雅各布三世 伦勃朗 1632 年

今天推荐的这 4 个妙招,希望对致力于此项事业的朋友有所帮助......友情提示,2003 年盗窃达·芬奇画作的那起酷似大片的案件,在 2007 年已经破案,窃贼的日子不好过呢。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