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学书法的时候,忘了那本书上写的,初学书法必须用羊毫。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记得这句话,但初学书法真的必须用羊毫吗?也许你被误导了。

初学书法必须用羊毫?你可能被误导了

首先我们来看,书法的学习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用笔、结字、风格。一开始学书法我们都是先从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开始练起。所以学习书法的关键就是学习用笔,赵孟頫在《跋定武兰亭》中说到过:“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笔法千古不易”。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说过:“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三者兼备,然后为书。”可见在唐代,书家已经开始认为用笔是书法的基础。

初学书法必须用羊毫?你可能被误导了

赵孟頫《跋定武兰亭》

理解了这点,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工具:毛笔。毛笔大致分为:软毫、兼毫、硬毫。软毫以羊毫笔为主,硬毫以狼毫为主,兼毫则是二者相掺。关于初学者宜用羊毫,这种说法在过去是很流行的,这种说法的出处,在周汝昌先生的《永字八法》这本书中提起过:“这种明确的软毫论,大约来自明清封建科考时代,当时的皇帝和官僚喜欢“黑大圆亮”,把这种字标为考卷书法的准则,所以羊毫笔最合适。我看是很害人的。我曾尽可能地遍看已经发现的古代墨笔书(原件、影件),根本找不见软毫书法特点的痕迹。”

书中又云:‘羊毫笔大行其道,由清后期包世臣,何绍基等作佣,书法一变,不解此道者慕虚誉而盛效颦,中国书学之坏,亦由此始。这个影响至今未绝,且视昔有加无减。”

初学书法必须用羊毫?你可能被误导了

蔡京《节夫帖》

羊毫笔这种东西,晚到宋代才盛行起来,它的盛行和蔡京还不无关系。蔡京写字喜欢用长锋羊毫,而蔡京的字还是很有功底的,但米芾对他的评价就是“不得笔”。而这个不得笔,应该就是跟他用羊毫笔有关。其子云:“鲁公不独喜毛颖,亦多用长须主薄,故诸葛氏遂有鲁公羊毫样”。这应该算是长锋羊毫较早的记载了。因此蔡京《跋宋徽宗唐十八学士图卷》中是显示出来的用笔尖弱的问题可能跟使用的长锋羊毫有关。

所以,除非你决心取法宋代之后的字,不建议一开始用羊毫。当然,除非你喜欢这种圆熟一类的书风,那软毫最适合了。所以,没有初学必须用羊毫这种说法,很多人被误导了。

初学书法必须用羊毫?你可能被误导了

学书法,“取法贵乎上”,何谓上等取法呢?那就是晋唐书法。古人写字,因为那时没有高桌,一般都是一手拿笔,一手拿纸,因此如果笔太软,根本没法写的。

初学书法必须用羊毫?你可能被误导了

唐代的笔

上面是日本藏有的唐代的鸡距笔,笔锋很短,就是因书写习惯有关。因此,初学书法必先讲求笔法。要想很好的掌握笔法,选笔最好是狼毫、紫毫等硬毫笔,或者兼毫也好。切不可再被“初学书法必须用羊毫”之说误导。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