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天真是热,热的人在室内静坐着身上还直冒汗;这些天也正值学生们放暑假,几位小学生家长咨询我,让孩子暑假报个什么班?我苦笑着回答:"这么热的天,让娃娃们报上各种班,你这作父母的到底是爱娃,还是害娃?!"他们也苦笑着说:"没法,没法,实实的没法......."。

那时的我们,不论是上小学还是上完小,不论是上中学还是上师范,一到放暑假,第一件的要紧事便是赶快回家,早早能见到自己的爸和妈,能吃上母亲作的漏水魚疙瘩。

放下书包后,便会约上几个"摸泥之交"的发小铁哥们,不是到渠边戏水,就是下池塘游泳,哪真是一个说不出来的"爽"。

在巷道里墙根下的荫凉处,会经常看到一些奶奶辈的老人们,有的手摇蒲扇,有的作着针线活,坐在一起拉家常谝闲话。

也有几位耄耋老人,一边手里纳着千层布鞋底,一边嘴里数落着我们: " 放假了,展尾巴了,没先生管了,看这帮子小祖宗,疯的要上房揭瓦了......."

她念念叨叨的说她的,听与不听是我们的。好容易放暑假了,就要耍美,逛美,就要玩的"有水平"。

当然我们也有暑假"作业",那时的小学一至四年级,就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课,书包里也就只有两本书,两个练习本,一根铅笔一块橡皮,个别人还有一块石板和几根石笔。包,没有现在的孙子们既大又好; 书,也没有他们现在的这么多还又沉。

作业是要做的。除了自己独立做外,有时还会约几个同学一起做。

每当娃娃们做作业练习时,总有一些大人们围上来,看我们的字写的好不好,题算的对不对。哪不是看,是关切,也不是催,更不是逼。根本不象现在,暑假中家长把孩子送到这个班哪个班,孩子们被圈起来后,跑是跑不成,耍也耍不成,能不能学进去,家长也不太了解。

学时就认真学个样子,玩时就痛快玩个水平。在哪么小的年龄段,这种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好习惯,在我的身上好象就有了雏形。

我们在巷道里你跑我追滚铁环。锻炼了平衡能力。

热了吃冰棍。知道了气,水,雾,冰,雪,露,霜的不同形态和内在联系。

天将黑时分就开始了逮知了。亲眼观察到了知了蛹变脱皮的过程。

油炸"知了牛",吃着香死人了,现在的娃娃们有几个吃过这种原生态大餐?

草丛中,场院里,屋檐下,只要能掏到几颗鸟儿蛋,到家后让大人们将我们从地头拔回的"小蒜苗",一洗一切和鸟蛋一炒,又是一盘美味大餐。

天黑了,月牙儿挂在天空中,天上挂满了眨眼的星星。不论是池塘边还是大田里,到处都能听到青蛙"呱呱"的歌唱声和蟋蟀婉转的鸣叫声,合成了一组动听的田园小夜曲。

在月色下,在夜曲中,我们几个便出动了。瓜田"偷"瓜,果园"偷"桃,沟边地里"偷"甜瓜......."无恶不作"的小傢伙们,胆子大,"偷"得美,当然也个个吃的是肚子圆。

唉,不知什么原因,这些年尽管留意,过去小时候最爱吃的"一囗香"甜瓜, 哪脆哪水哪香别说吃不上了,就是连见也见不上面了。

暑假里,在农村里好吃的东西多的很。煮熟的玉茭棒子和毛豆,吃着香甜香甜。

用各种农家菜包的饺子,虽然还在锅里煮着,但是那菜味香味就溢满了一屋子。

大人们在铁鏊上摊的"煎馍",敢说城里的一些小孩子们,他们既没听过也没见过,他们能吃过吗?!

凉面皮,枣发糕......这些好多好多的有地方特色的面食,当大人们在制作时,我们不但从头看到尾,知道了由"面"变成"食"的制作全过程,而且还给大人们"拉下手",拉风匣添柴火,这对我们当年这些娃娃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几乎人人都能来,现在的娃娃们他们行吗?!

遇到雨后,我们在沟边的草丛中摘蘑菇,拾地蔓菌菜,回家后妈妈淘洗蒸菜后,吃起来真叫一个香。

在暑假里,我们亲眼目睹了父辈们劳作的艰辛,懂得了他们生养子女的不易,也理解了"汗滴禾下土"的意义。

也同样感受到了妈妈们忙了地里忙家里,照顾老的抚养小的那勤劳和贤慧,好象对"母爱"和"慈母手中线"这些词汇有了一些1感悟。

现在不知怎么了,家长着急,孩子苦重,暑假里一天几个班,孩子没有自己玩的时间和决定权,这么热的天,不怕把这些小苖们旱着了?!渴着了?!唉,现在的大人小孩们为啥活的这么苦?唉,现在这些小苖一旦受了伤,以后那就.......

那时的暑假就是一个玩,玩美了,耍匝了。在玩中,我们获得了在学校和课本上得不到的知识,而且悟到了好多不用人说教的道理。非常怀念那时的暑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