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谭文琦

编辑|陈芳

物美和多点董事长张文中身材瘦削,坐在沙发椅上也是腰杆笔直,鼻梁上架一副金属框眼镜,不苟言笑,在一众商超老板当中显得有些特别,大家都称他为“文中博士”。

文中博士参会的身份是多点董事长,这是他人到52岁时的创业项目。按照他的话说,“由于历史原因,我很长一段时间都缺席了这次技术革命。”

多点成立于2015年4月,为本地大型商超提供技术赋能,帮其实现用户、供应链、运营等多方面的数字化改造。截至2018年12月,已与新百、中百、人人乐等四十多个连锁零售企业合作,覆盖近一万家线下门店和过百城市。2018年用户是2017年的2.3倍,达到5200万;订单量从上年的1.3亿单增长到2.2亿,GMV从100亿增长到180亿元。

“今天,我们也可以很自豪地说,分布式电商的试验是成功的。”张文中说。

技术赋能

张文中身上有技术气息,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系统工程的博士后研究。,2018年多点合作伙伴大会上,他被供货商和渠道商的老板们称为“文中博士”。新上任的总裁张峰也是搞计算机出身,更具象征意味的是, 上台汇报的多点CTO杨凯和物美集团副总裁兼北京超市事业部总经理乔红兵都穿了一件格子衫。

多点干的就是给零售企业技术赋能的事儿。

打开App,一个新注册用户输入收货地址,匹配附近三公里内的多点合作超市,选货,加入购物车,结账,等待超市配送员的敲门声,这是一个典型的O2O到家服务模式,但背后的逻辑不仅仅如此。

在门店内,多点搭建“自由购”的场景,消费者通过无人收银机自助购物。更重要的是,在云端,多点为传统商超建立一套电子会员系统,这是一套有地址、有联系方式、有线上线下行为标签的详细化用户信息库,商家可以比以前更精准地触达消费者;此外,在供应链端,多点积累的大数据也可以对选品、存货量提供指导,降低库存,提升周转效率。

根据多点披露的数据,使用多点系统之后,商家生鲜商品的售罄时长从之前的18个小时降到2个小时。

线下零售的升级改造,这块沃土吸引了各方的力量,有阿里巴巴、京东、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还有创新工场、商汤、旷视等AI技术玩家。

多点总裁张峰直言,玩家切入点不同,但打法正在趋同。这意味着,竞争也更加激烈,谁能更快从单点试验阶段进入大规模、快速复制阶段,谁才能真正占据线下的流量洼地。

物美一度是多点的“小白鼠”,多点的操作系统和方法论以物美的商超、便利店为试验场跑了两年,直到2017年11月,多点才宣布有了第二个合作伙伴——武汉中百。

截至2018年12月,已与新百、中百、人人乐等四十多个连锁零售企业合作,覆盖近一万家线下门店和过百城市。

一招鲜时代已经过去,多点不是物美一家的,正在与零售巨头谈入股

多点不是一家的

面对不断进击的电商,线下零售不能说不着急,但是怎样自我进化才能不被互联网浪潮淘汰成为一道难题。

2014年,万达和腾讯、百度联手欲打造“世界最大的O2O电商平台”万达电商,四年多,历经股东退出、裁员、定位调整等波澜。

2016年以来,伴随线上流量红利的见底,线下零售愈发热闹。一方面,线上电商巨头在线下的落地,包括阿里的盒马鲜生、京东的7 Fresh和美团的小象生鲜等;另一方面,传统商超自己孵化了一波项目来试水,诸如新华都的海物会、步步高的鲜食演义等等。

“在2015年、2016年的时候大家非常焦虑,因为线上冲击很大,线上企业又跑到线下来又冲击一下,我们感到确确实实挑战很大。”中百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忆道,“之前我们做了很多电商的尝试,包括跟其他平台对接,做了很多到家业务,但是我们总觉得做下来不怎么接地气,效果也不是很好。”

“当时江湖已定。”张文中说,到2014年,他有时间精力审视物美所处的竞争环境,彼时传统零售商有三大类:要么跟政府抱怨电商的打压,要么假装跟自己没关系,要么研究中央电商模式,但是中央电商模式烧钱,且和门店割裂,“像贴了一张皮”,跟真正的中央电商相比也没有优势。

基于以上观察,结合自己求学期间对分布式系统的研究,2015年张文中成立了他称为“分布式电商”的多点,基于物理商场实现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和商业的数字化,至今多点的系统打造已投入8亿元。

“多点和物美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企业,从开始那天起就是独立的。多点不是哪一家的,多点可以做得很大,可以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张文中透露,目前有零售巨头正在就入股事宜和多点展开谈判。

张峰也反复强调多点不是“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物美和其他商家一样,都是我们的客户”,“各家数据是隔离的”。

张文中说,多点要走的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拥抱互联网,不能够步履蹒跚,不能有过去传统企业的痕迹。同时,多点又必须清楚了解传统零售企业的需求,物美成为了多点的试验场,在这一点上,张文中以物美和多点董事长的身份方便嫁接两个企业。

“从物美的思路来说,我们降低周转天数,优势要保持住,不能告诉大家,要不然大家都会做得很好。但是,现在完全转变了,做一个好企业,必须连续创新,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彻底过去了。”张文中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