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人的母语为什么只能是中国汉语?史上很多人并未经历双语时代

提示:由双语至多语再到单语的时代,就这样被回族人开启了,说到底,复杂的人员构成决定了庞杂的语言体系,而最终的单语时代则是生存或者适应发展的需要。

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2010年已经超过1000万(不包括台湾省)。当代回族通用汉语,不同地区持不同方言。历史上的回族人又操哪种语言呢,今天为什么说回族人的母语为什么只能是中国汉语?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即回族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而回民族起源及形成相对中国其他少数民族显得较为复杂或者说是多源,在历史上不但经历了双语时代、多语时代,甚至还有单语时代,所以,其母语也就只能是中国汉语了。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回族大致形成于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备时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终形成的时期。很显然地,在唐代,回族人经历的是双语时代,而在元代则是多语时代,明清之后,一部分人只能或者只会说汉语,即单语时代。

根据现有史料,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陆续由海路来华,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及长安等城市定居。他们建筑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礼拜寺,不少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世代定居,并建立公共墓地。他们被称为蕃客或土生蕃客,被视为回回民族的先民。这就是说,在唐乃至宋,回回民族的先民所操语言主要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因为定居中国,学会汉语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必需,也是必然。

到了元代,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3世纪初叶,蒙古军队西征期间,一批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断被签发到中国来。他们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学者、官吏、掌教等不同的身份,散布在全国各地,成为形成回族的主体人群。在历史发展中,元代被称为“啰哩回回” 、“绿睛回回” 、以及被改宗伊斯兰教的基督教徒、祆教徒等,均成了今天回族先民。

今天的史料证实,签发到中国来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中亚名族人占着绝对的主流,而这些人所操的并不一定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多种语言在这个被称为“回回人”的群体里显现。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年的这样一种情形,即都被称为“回回人”,但一些人说话另外一些人可能听不懂,在十个回回人中,所操的语言可能有四五种之多,这就有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回回人并不一定都能听懂“回回话”,大家都说的是“回回话”,但却不是一种话(语言)。

到了明代,这种情况在变得更为复杂的同时,也趋于简单化。首先是新的人群的加入又带来了不同的语言。如:原籍为阿拉伯、波斯、西域突厥诸种和东南亚的“归附回回”,还有侨居的“寄住回回”,他们往往以“贡使”形式进入中国,使团成员多达数百,贡事完毕,有的返归本国,有的则侨居或定居中国,像明朝永乐间苏禄东王病逝山东德州,其后人守坟,成为德州北营回民的先祖。还有:宋元时寓居在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即“占城回回”、中印半岛南部和南洋诸岛上属于马来人种的“昆仑回回”因迁居中国而成为回族的先民。另有:维吾尔族普遍接受伊斯兰教信仰后,当其迁到内地渐渐同化于回回之中。如此等等。

这些人群加入回回民族并没有统一的语言,但相同的是,他们都生活在中国,所以,汉语便成了他们必需也必然的选择。其实便是明朝针对回民族的政策。

我们都知道,明代回族已没有了优待身份,朱元璋曾禁止蒙古色目人更易姓氏,限制回族内部通婚,采取强迫同化政策的同时,明皇室关于修建清真寺和保护清真寺宗教职业人员的谕旨,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回族的宗教生活。

我们今天看来,这不过简单的几行字,但在当时却不简单,首先是通婚让回民族的血缘变得更加复杂的同时,也使回民族的人口得到壮大;其次是这时的回族人开始有了长期稳定的居住区域,常常在一个或几个村子,一条或几条街道“聚寺而居”,因为朝廷的肯定,这些稳定的居住区域内,很快形成了以清真寺为核心的共同文化,而这意味着很多不是回回人的人,因为信仰伊斯兰教而加入回回人这一主体。两者叠加在一起,使大量的汉人、蒙古人,甚至藏族人等加入了回回民族。这可能是我们今天还有这么一种说法——十个回回九个汉的最早来源。

虽然,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西南一些少数民族也加入到了回民族这一主体,如云南西双版纳的回族,就还使用傣语、傣文,穿傣族服装,住傣族式的竹楼;云南洱源县的回族,穿白族服装,使用白族语;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拉萨地区的回族,使用藏语文;和彝族杂居的四川凉山的回族,兼通彝语。此外,在内蒙古和新疆地区的回族,有不少人兼通蒙古语、维吾尔语或哈萨克语。但同样,这些民族同样生活在中国,他们根本不可能完全脱离汉语。

因此,汉语不可排除也不能阻拦地成为了回族的共同语言并被固定下来。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回族人的单语时代了,即他们在渐渐舍弃原有语言的同时,也吸纳了不少只会说汉语的汉人的进入,这除了通婚的因素,当然也不能排除宗教的影响。由双语至多语再到单语的时代,就这样被回族人开启了,说到底,复杂的人员构成决定了庞杂的语言体系,而最终的单语时代则是生存或者适应发展的需要。

今天的回族人除通用汉语之外,还使用经堂语和小儿锦,二者均为回族人的“中国特色”语言。经堂语是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堂教育中使用的一种专门语言,它是用汉语音译阿拉伯语或波斯语,或用汉语语汇意译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并吸收和改造了中国儒、道、佛各教经典用语和民间用语的成分;小儿锦是经师们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创造的一种拼音文字。它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而成,其中包含有阿拉伯文、波斯文语汇,偶尔夹杂个别汉字。不仅在经书写作时使用,有时也被运用在通信、记事等交际中。

语言就这样印证了一个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史。最后,我们很有必要将什么是母语解释一下。母语也叫或第一语言,有三种解释。一为:一个人出生以后,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一般是自幼即开始接触、并持续运用到青少年或之后;并且,一个人所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当部分是通过母语传授的;第二种解释则是一个人的民族语,并不一定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语言”,例如“母岛”、“母国”等,仅仅表示“根源”的意思,不仅仅表示为母亲对某个人说的语言,而是他认定的民族语。为了避免对多母语者的母语定义产生歧义,产生出的第三种解释为不借用其他语言进行(如翻译等方式)学习而学会的语言(如婴幼儿看图片学习名词即为母语学习)。

可能是因为母语的词意过于复杂了一些,195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一个有关母语的会议,并对母语作出了如下定义:指一个人自幼习得的语言,通常是其思维与交流的自然工具。

母语一词由最初的多重含义至最终的简单定义,如同回族人由在历史上经历的语言庞杂时代至最终以汉语为母语,分明是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的很多事其实都在经历着一个由复杂变简单的过程。简单了易行,简单了更能说明问题,今天的回族人早已是中华民族不可割裂的一部分,他们不但以汉语为母语,而且,早已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中国是其永远的祖国。曾经复杂的多语,在意味着交流与生存的汉语面前别无选择。(文/路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