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高速磁浮列车深度揭秘高速磁浮列车

时速600公里!

最快地面交通工具

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5月23日在青岛下线,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也给了人们新的希望——

目前,我国高铁最高运营时速为350公里,飞机巡航时速为800至900公里,而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正好可以填补高铁和航空运输之间的速度空白。

作为目前可实现的、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高速磁浮列车用于长途运输,可在大型枢纽城市之间或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形成高速“走廊”。

按实际旅行时间计算,在1500公里运程范围内,高速磁浮车是最快的交通方式。“以北京至上海为例,加上旅途准备时间,乘飞机约需4.5小时,高铁约需5.5小时,而高速磁浮车仅需3.5小时左右。”高速磁浮课题负责人、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说。

中低速技术已成熟,为何还要研发高速磁浮

其实磁浮技术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应用。在上海,17年前开始运营的磁浮线路最高时速可达430公里。中国首条自主设计、制造、施工、管理的长沙磁浮快线,时速100公里,该工程使中国成为继德国、日本、韩国之后,全球第四个掌握中低速磁悬浮技术的国家。

那么,为何还要研发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车?而此次试验样车下线又为何会被广泛视作“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标志”呢?

专家表示,中低速磁浮列车只适用于短途,想用于长途干线,就必须发展大于200公里的高速磁浮铁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表示,研发高速磁浮,首先是为了能自主掌握技术。上海磁悬浮示范运营线,虽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高速磁浮列车线路,也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商业运营列车线路,其技术却源自德国。此次在青岛下线的高速磁浮列车,则是我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的重点专项课题,“自主知识产权”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该项目另一方面的意义在于速度的突破。600公里的时速,是常导磁浮以前没有达到的。“这个定位是比较超前的。”翟婉明说。

现有高铁将被取代?不现实也没必要

那么未来高速磁浮列车是否会替代现有高铁呢?

在翟婉明看来,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以德国为例,其相关技术已趋成熟,且已具有建造运营线路的水平,但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国曾计划在汉堡和柏林之间修建第一条时速为400公里的磁浮铁路,但很快就停止了,主要原因就是两地间已有运行状况良好的高铁线路,停止计划是综合需求和资金等经济性因素考虑的结果。

这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贾利民的观点不谋而合。他曾指出,之所以磁浮这种拥有速度高、安全可靠、噪音低等诸多优点的新兴高速交通模式在全球尚未广泛推广,主要原因就包括建设和运营成本过高、和现有交通系统很难融合等。

虽然如此,贾利民表示,“尽管中国铁路网的运营和在建规模系统很大,但地域广、人口多、中东部城市密集的特点,使得中国点对点的大容量高速旅客运输需求是很大的。比如说像北京到上海,成都到重庆这种。”这正好可以使其作为现有高速和城际铁路路网系统的有益补充。

这也正是翟婉明所说的,“高速磁浮列车,对高铁不应是一种替代,而是一种互补”。

安全性如何?

“抱轨”而行,不存在脱轨风险

时速600公里“贴地飞行”,安全有保障吗?

专家解释说,磁浮列车能悬浮起来,其原理是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为电磁体,与列车上的超导磁体进行相互作用,从而使列车开动。并且,由于轨道的磁力,列车悬浮于空中,从而舍弃了传统列车的车轮。没有了车轮,便减少了地面的摩擦力,磁浮列车如在空中穿梭一般,极大提升列车的速度并减少列车耗能。相比较于传统铁路,因减少了与铁轨接触的摩擦力,在相同动力下,磁浮列车比普通列车的速度要更快;而且因为没有与铁轨的磨损,其使用寿命也比高铁列车高出20—25年,且噪音更小。

在安全性方面,由于高速磁浮采用“抱轨”的方式运行,所以列车不会有脱轨的风险。此外,牵引供电系统布置在地面,采用分段供电,同一供电区间只能有一列车行驶,所以也基本无追尾风险。

同时高速磁浮有“快起快停”的技术优点,速度也有优势,适用于中短途客运,也可用于大城市市域通勤或连接城市群内相邻城市,大幅提升通勤效率,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同城化”发展。

从“样车下线”到“商业运营”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既然样车都已提前研制下线,那我们马上就能坐上“时速600公里”的车了?专家表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丁叁叁介绍说,试验样车作为高速磁浮项目研发的重要环节,是高速磁浮的“实车级”试验验证平台。目前试验样车实现了静态悬浮,状态良好。通过试验样车,可对高速磁浮关键技术及核心系统部件进行验证和优化。试验样车的下线,为后续工程化样车的研制打下了技术基础。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目前正在建设高速磁浮实验中心、高速磁浮试制中心,预计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同时,5辆编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的研制目前也在顺利推进中。按照项目计划,工程化样车将在2020年下线,2021年在调试线上开展系统综合试验,完成集成验证,形成高速磁浮工程化能力。

专家表示,通常类似研究从样车下线到推广商用,大致要经历五个阶段。在样车研制成功之后,还要建设试验线、让样车在试验线上试验运行,再建设商业示范线试运行,然后才能量产推广商用。“目前还只是静态的‘车’研发成功,是否能到时速600公里、各种性能指标如何?都还需在建设试验线后进一步考核。”

实验样车驾驶室。

高速磁浮试验样车。

中国中车供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