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病友们都叫我东姐!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和一个病友的家长微信,他给我发来了孩子的大病理,半切单发微小癌淋巴4转2,这样的病情在病友中算是最普通常见的了。可是这位家长纠结两个问题,一是半切是否合理,二是同一个医院的病友都是十几个淋巴为啥他家孩子就4个?

东姐很无奈,这位家长对医生的手术方案和手术结果都充满了不信任。

估计如果全切了他可能又会问为什么全切,如果清扫出十几个淋巴只有2转,他还是觉得会有漏网的。(这位家长看到了会不会怪东姐呢,哈哈)

我通常不太理解病友们或病友的家属拿着自己的病理和别人去比对,为什么我这样你那样,是不是医生这里错了那里又错了。每个病人的情况不一样,现在又讲究个体化诊疗,治疗方式过程结果肯定有很大差别。

东姐术前术后也做过好多次超声了,和有些愿意沟通的医生也聊过一些,知道一点啥样的超声是正常的、啥样的淋巴结是正常,但也只是字面上简单的理解。在这里和大家叨咕叨咕:

术后手术部位有高回声区,考虑为瘢痕组织。超声医生说,高回声一般都是良性的。手术部位可以看到<5mm的低回声结构,若无可疑征象(如囊性改变、钙化、显著血流),通常认为这些低回声结构无临床意义。

健康成年人的颈部淋巴结可以在超声下探及,至少可探及 5 个。正常侧颈部淋巴结呈肾形,淋巴门处有树枝状血管或无血管。II 区淋巴结短径<8 mm,III 区和 IV 区淋巴结短径<5 mm。

东姐术后一年多的时候的一次超声,报告了多发淋巴结,可给东姐紧张了几天呢。

下颌下淋巴结通常呈圆形,较其它部位大。小的淋巴结可以没有淋巴门,这种情况下,淋巴门血流及淋巴样回声可以支持淋巴结的诊断。

再来说说淋巴结

淋巴结是呈椭圆形或蚕豆形的淋巴组织小体,大小不一,新鲜时呈灰红色。穿插于淋巴管的行程中,并与淋巴管相通连。淋巴结一侧凸隆,与此侧相通连的淋巴管称为输入淋巴管;另一侧凹陷形成淋巴结门,与此侧(门)相通连的淋巴管称输出淋巴管。每个淋巴结的输出管少于输入管,一个淋巴结的输出管可为另一淋巴结的输入管。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过滤淋巴、清除细菌和异物、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等功能。

淋巴结分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正常淋巴结多在0.2~0.5㎝,常呈组群分布。每一组群淋巴结收集相应引流区域的淋巴液,如耳后、乳突区的淋巴结收集头皮范围内的淋巴液;颌下淋巴结群收集口底、颊黏膜、牙龈等处的淋巴液;颈部淋巴结收集鼻、咽、喉、气管、甲状腺等处的淋巴液;锁骨上淋巴结群左侧收集食管、胃等器官的淋巴液,右侧收集气管、胸膜、肺等处的淋巴液;腋窝淋巴结群收集躯干上部、乳腺、胸壁等处的淋巴液;腹股沟淋巴结群收集下肢及会阴部的淋巴液。

今天文章希望病友和家长们不要盲目怀疑,多了解学习一些相关知识,这样对身体的健康才是最好的!

~~点开下面标题看东姐其他文章:

你最可能忽视的癌症:甲状腺癌!平时生活中注意这些就是在预防!

甲状腺癌真的就不那么危险吗?亲友们的误解从何而来?

胖人更容易得甲状腺癌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