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的话:最新一批的注销私募名单已经出炉,厂长大致瞅了下,和以往大猫小猫三两只的画风大有不同,这次的死亡名单可谓阵容豪华:有投资过好莱坞的百亿私募,有在收益上碾压过徐翔的私募冠亚军,还有连踩五雷,涉嫌诈骗的“独角兽制造机”。。。不管它们因何崛起,最终都因违规违法的各类名目而身败名裂——难的不是一年三倍,而是平平安安地活下去。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又有20家!大批明星私募注销

5月24日,中基协在其官网上公布了最新一批的失联私募机构名单,共有20家。虽说在数量不及前几次的份额,但在质量上绝对算得上是近几年来的“天团”了。

具体名单如下。首先是17家“期间届满未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的注销名单”: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还有3家“不能持续符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要求的机构名单”: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私募机构注销、失联的频率大大增加。截止到最新数据,因失联公示期满而被注销的私募共2批128家,而去年全年的这一数据仅为63家。除此之外,因经营异常被注销的私募还有5批146家之多,其他被公示失联的私募也有195家。

“唯一两冠王”创势翔陨落

话说私募冠军原本就有毒,何况还是两冠王——这毒量加倍了,其坑害程度也非比寻常。

这不,国内私募界唯一的两冠神话,13年、14年的股票策略冠军——创势翔,居然注销了!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创势翔成立于2009年12月,注册资本为1001万。其核心人物黄平虽是国际金融专业出身,不过毕业并未从事相关工作——炒股只是他从高中时期延续而来的爱好而已。

在靠爱好实现财务自由之后,“提前退休”的黄平突发奇想,搞了家私募,然后就有了创势翔的故事。

说到其操作风格,黄平非常擅长中小盘股的炒作,其团队在业内曾有“涨停板敢死队”的称号。而13-15年正值中小盘股兴风作浪的大好时候,黄平汇聚天时地利人和,一战成名。

2013年,创势翔旗下的粤财信托——创势翔X号以125%的收益力压同期徐翔的90.22%,首次摘得年度私募冠军的桂冠;而在次年,黄平的这一产品再上一层楼,把业绩水平拔高到了300%,成为中国私募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两冠王。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可就在人们以为冠军魔咒从此作古的时候,黄平赖以起舞的“天时”却发生了某种转变。

16年年初,黄平旗下的一只产品“国X基金”出现大幅异动——2月份时该只产品的净值还不满1,可到了3月份就突然暴涨到了2.059,一个月暴涨105%!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对此,有内部人员将其归功于对“壳公司”广博的潜伏上去。然而,成也壳股,败也壳股。黄平终日打雁,却被雁啄瞎了眼。

16年3份起,创势翔“乘胜追击”,大举进攻垃圾股欣泰电气,并以2.34亿的代价成为了概股的第二大股东。

当时壳资源炒作的风气正浓,在其他股上的“丰功伟绩”,让这位私募冠军选择性遗忘了该股的业绩雷区。

后来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了,监管口风突然转向,以“高送转”、“抄壳”、“忽悠式重组”为首的一系列炒作戏码纷纷折腰——欣泰电气成了当年杀鸡儆猴的样板,该股从16年7月起一路跌停,从十几块缩水到了一块多,并最终退市。而踩雷的黄平自然是损失惨重,坊间盛传其巨亏2亿多,从此以后创势翔就一蹶不振,没想到此次再度听闻它的消息,就已经是永别。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归根到底,创势翔的覆灭还是要归结到一个“势”字。

在其名声不显,锋芒未露的时候,黄平就曾在公开场合强调过趋势的重要性——“想要在这个市场上活得更好,你就必须要顺应潮流,如果投资策略太过单一,在策略失效时会很惨。”

谁料到,短短三年之后,黄平就历经了崛起、夺冠、然后陨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为什么我们知晓了很多道理,却还是无法让投资做得更好呢?

“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如果说创势翔的覆灭是因为“时运不济”,那么私募亚军倚天投资的陨灭,就有点自己作死的味道了。

根据中基协上透露的信息,倚天投资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曾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的特别会员。

其掌舵者叶飞,是一位94年就入市的股市老鸟,07年时还斩获过民间高手大赛冠军,在私募机构也浸淫了十几年光阴。而在操作风格上叶飞人如其名,以快字诀著称,据说他的股票持仓一般不超过5天,所以非常适合波动剧烈的投机市场。

对于叶飞而言,风云变幻的2015年,正是其如鱼得水的成名主战场。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叶飞当年赖以成名的倚天XX3号,其15年上半年取得了351%的惊人业绩,领跑私募上半场(同期徐翔的业绩为147%)。。。不过好景不长,6月伊始其就和大盘一同跳水,幸亏在九月份赌对了一次反弹,把全年的区间收益维持在了200%一线,也顺势摘下了当年的私募亚军。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私募冠军还正是前不久被全国通缉的宝银崔军。。。当年牛市的两位翘楚,竟都以这种方式收场,多少让人有点唏嘘。

当然了,就如上图所见,在脱离极端行情之后,这位私募亚军就神奇不再,泯然众矣。16年一上来就遭到了熔断的当头一棒,单月跌幅近50%!在此之后,饱受打击的叶总似乎是心灰意冷,挂了2年的机,还就这么半死不活地耗到了今年。

不过有一句说一句,除了业绩不给力,叶飞的手脚也不怎么干净。像15年五月那波逼近90°的惊人曲线,隔年就被证监会实锤为“操纵市场”,不但没收了违法所得,还罚处了近2000万。

而在场外业务上,叶总也是留有余力,在股灾期间整了个炒股培训班,据说光是培训费就要价30万。至于具体效果嘛,如下图所见,23个EMBA学员巨亏过亿员。。。感觉像是在找接盘侠的样子: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公司被注销了,但叶飞本人却并未感到气馁——“这就相当于暂停上市了,后面一旦解决问题,可以再登记一家上海倚天”。

都说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谁知道倚天剑断,里面竟藏着一本九“阴”真经。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春晓”花落知多少

在之前的文章,厂长曾调侃过IDG“赛道翻车”,互金布局集体沦陷的情况。然而IDG家大业大,其落子既深且广,所以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其金字招牌经久不衰。

可对于其他底蕴不那么强大的VC而言,一招不慎,往往就会满盘皆输。

春晓资本,这家股权私募在圈内也算颇有名气,五期人民币基金的管理规模达到了20亿,已投资过超过50家的“优秀中早期企业”,其核心关注三大投资领域——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及工业科技。对外自诩为“独角兽搬运工”。

厂长记得在大半年前,曾给大家数落过这家私募的诸多“罪状”,其中连踩五雷的投资壮举自是不得不提。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春晓资本直投的三家网贷牛板金、君融贷、聚财猫全数爆雷,春晓系的持股分别为15%、24.4%及1亿的A轮融资;而与春晓间接关联的还有石头理财、抓钱猫这两家,前后总共涉及到出借规模达到了1300亿,其中逾期的部分为100多亿。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如果IDG的“翻车”是因为抢赛道,那么春晓的“花落”则是其咎由自取的结果。

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春晓资本直投的君融贷,是以“课栈网”、“会唐网”提供资产端的,然而这两家公司的第一、二大股东正是春晓资本本身;另外,春晓投资孵化的融数金服和牛板金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给后者提供资产端的好课多,也是融数金服的旗下资产。

除了涉嫌自融,牛板金未能兑付的43亿资金,也有春晓系的各路大神在背后作妖: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此间纠葛,过于纷繁杂绕,详细情形厂长就不在文中赘述了,想复习的同学可以参考下我去年的这篇文章《创始人被抓,卷入43亿诈骗案,春晓资本摊上大事了!》。

当然了,对于这些指控,春晓创始人韩越自是有百般说辞自圆其说。。。不过任其巧言令色,最终还是因为“非法吸储”被刑拘。

无边落木萧萧下

成名的路径千篇一律,可作死的法子却各有不同。

厂长大致看了下,证券市场上的违规操作,及关联网贷的爆雷,仍然是这批私募死亡的主要原因。

比如此次被注销的安州投资,就是犯了倚天的毛病——操纵市场。这家成立于2005年,备案于14年的私募,在去年先是因为“未按规定披露持股”而被监管机构罚处120万元,后来又因为操纵节能风电股价一案再罚5057万。。。后来这家公司就再无消息了。

而像贝洲投资这家私募,则是和老板的其他业务有关。

根据天眼查显示,其法人及大股东姚坤杰,也正是贝米钱包的联合创始人。而这个贝米钱包已经于去年7月被立案侦查,其涉案金额达45亿,人数为5.49万。据说目前仍有36亿的资金去向不明且没有披露。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与之类似的,还有杭州的百亿私募——科地资本。

和上述私募的画风不同,杭州科地资本集团始创于1997年,是最早一批的浙江私募。

它们家此前的形象工作做得挺好,且着眼极大,除了传统的产业股权投资,还涉猎到国际影视的投资项目。

2016年,科地资本因为联合出品好莱坞电影——《血战钢锯岭》而一战成名,并一举打入百亿私募的大军。其首个项目在2017年以1.5倍的收益退出,并于当年被评选为“2017浙商最信赖的金融机构”。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可就是这么一家荣誉满满、颇具国际范的的百亿私募,居然在今年被直接注销。。。不过厂长手里有这么一份“说明函”,应该可以说明部分问题: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一大批明星私募阵亡:两冠王创势翔、亚军倚天、踩雷王春晓资本

原来从去年7月开始,科地资本的某些项目就已出现了兑付延期的问题——尤其是法人陈刚,还是杭州互金平台PP基金的最大出借人。

而据“路边社”的消息,科地陈刚“利用非法手段,自2014年起借PP基金集资,大量购买固定资产和投资影视剧,已经欠了平台11个亿”。而PP基金早已在去年因兑付问题被警方立案,而老板李某某也在去年11月被“坑了进去”。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调子。不过此次名单有个显著的特点:以前的问题机构大多是些母公司搞非法集资的空壳私募,这次却涌出了一批做出过业绩的知名基金。不管怎么说吧,在买产品之前,最好提前查一下中基协的备案情况及公司关联的信用信息,尤其不要迷信明星和奖章效应。。。与其日后苦苦追讨,不如在意识上先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