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菲律宾军舰“不幸”在半月礁附近搁浅了。

这艘搁浅的菲律宾军舰名为“德尔皮拉尔”号,是2011年才从美国获得的“圣诞礼物”,在经过现代化改造之后,2013年才加入菲律宾海军,并成为旗舰。虽然,这艘“军舰”虽然在美国不过是一艘普通的巡逻舰,而且在1967年就已经开始服役。但是在菲律宾而言,这可是最大、最先进的舰艇。所以,这次“搁浅”对于菲律宾而言却是损失重大。毕竟,菲律宾只有3艘这样的护卫舰,此次搁浅事件折损了1/3之一的先进舰艇。据说,菲律宾方面正在评估如何令这艘护卫舰重新返回港口。但是,想来实力羸弱的菲律宾,绝对没有足够先进的设备区救助这艘搁浅的军舰。那么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再加上近来中菲之间的关系较为融洽,中国完全可以帮助菲律宾“拯救”这艘战舰。要知道,中国至今已经发展了三代远海/远洋救助拖轮。

中国的第一代远海/远洋救助拖轮,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建造。这型,被简氏称为“TUZHONGCALSS/AT”的远海/远洋救助拖轮,其实是“718工程”的配套船只,由中华造船厂承担自行设计、制造,采用长艏楼单甲板的风格。该船满载排水量为3600吨,船体长84.9米,船宽14米,吃水5.5米。两部10ESDZ43/82B型柴油发动机,功率8600匹马力(6320千瓦),双轴推进,航速18.5节,绞车能力35吨。自卫武器为两门37毫米舰炮。这型远海/远洋拖救轮共建造三艘,在1980年之前全部建成服役,分别为“东拖830”船(T830),“南拖154”船(T154),“北拖710”船(T710)。而且,这三艘远海/远洋救助拖轮建成之后,都参加了1980年洲际导弹试验护航任务。不过,如今这三艘拖轮早已退出现役,华丽转型为中国海上执法船只,继续驰骋于中国海疆。

中国的第二代远海/远洋救助拖轮的出现已经是21世纪初的事情了,随着中国海军的不断壮大,各种舰船开始了“下饺子”。原有的的远洋拖轮不仅无法适应远海,更在“年岁上”也步入暮年。所以,中国在开始研制新一代远海/远洋救助拖轮。这型被命名为“9000马力多功能远洋拖船”为钢质,长84.90米,宽14米,吃水5.5米,设计排水量为3300吨;采用2台8PCZ-5L400型柴油机,最大航速18.5节,巡航速度为16节;拖揽机重39.8吨,拖缆机工作时最大牵引力为2200牛顿。

到了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海军的发展已经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了。舰艇不仅在数量上极具增长,在吨位和质量上也是飞速提高。所以,建造排水量更大,能力更强的远洋拖轮已经迫在眉睫。2017年,北拖739船正式加入中国海军序列。这是一艘艘长110余米,型宽16余米,满载排水量超过6000吨的“19000马力远海救助拖轮”。作为中国最大的远洋拖船,以大、中型舰船保障为重点,以承担海上救助、拖带任务为主。当然,其他诸如消防、应急抢救等任务也能兼顾。

当然除了这些大型拖船之外,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还研发了一款2600马力的中型远洋救助拖船拖船。该型船为钢质、单层连续甲板、长艏楼和两层甲板室,独特的双烟筒,采用双机、双桨、双舵驱动的海洋救助拖船。该船长60.22米,宽11.60米,满载排水量1470吨;采用两台8NVD48A-2U柴油主机,最大航速14节,续航力2200海里/13节。这型拖船共建造了10艘,分别为北拖622、北拖711、北拖717;东拖837、东拖842、东拖843;南拖147、南拖155、南拖156、南拖164。

所以说,菲律宾海军的护卫舰搁浅了,大可不必担惊受怕。毕竟,中国有足够的拖船帮你消灾解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