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说死在中国的日本将军。

如果说白百川亲王是甲午海战后死于中国的第一个日本大将,那么今天说的山县正乡大将,就是最后一个死于中国的高级将领。

而且是中国人亲手击毙的。死时是中将,死后被日方追晋为大将。

(2014年的黄埔老兵阮捷成)

1.年轻的水上警察

中国有句俗语,形容人运气好叫“肥猪拱门——好礼送到家”。1945年3月7日,过完年还未出正月,浙江水警阮捷成就遇到了送上门的“肥猪”一头。

那天下午4点多,他脱下水上警察局的制服,着便装准备回家吃饭,顺便到椒江边来个“微服私访”,查查手下警员是否在岗。

1941年中日宣战以来,国民政府管辖的浙江海门市成重要海防线,它北面150海里外,就是沦陷区上海,所以海门的椒江处于封锁期,他的任务就是做好椒江南岸的防御。

此时,他才27岁,在浙江省外海水上警察局只是个二大队6中队的小中队长。

(配图)

二、日本飞船落浙江

当他走到江边码头岗哨时,看到一群人指着江面指指点点,顺着人们手指的方向,他看到椒江入海口处有一个巨型飞机在往这边滑行。

好久都没有过往船只了,怎么闯来一个庞然大物?

阮队长提高警惕,和岗哨执勤警察一起观察着它的动向。

飞机越来越近,人们渐渐看清这是个带4个引擎、机尾部有膏药旗的水上飞船,日本人的高级玩意!

阮队长立即通知中队集合,带武器赶到码头。

当时,毗邻沦陷区的人们对来来往往的日本飞机、舰艇已经见怪不怪了,奇怪的是,它突然出现在封锁的椒江面上。

(水上飞机配图)

三、不懂日语,中国人如何与日本人说话?

等待滑到码头,刚好潮落,飞船滑不动了。只见从飞船上走下3个日本军官,搭舢板上栈桥,围观的群众哗的一下全散了。

着棉大褂的阮捷成见过世面,他曾是黄埔军校16期毕业生,临危不慌地靠近3个全副武装带军刀的鬼子。

鬼子叽里呱啦说了一通,阮捷成一句没听懂,他示意让他们写汉字。这是当时中国人日本人交流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虽然不完全懂,但通过汉字大家都差不多知道双方的意思。

日军写下“镇海”,阮捷成摇摇头,写下这里不是镇海,是海门。日军一看面面相觑,又写有吃的没有,阮捷成从他们不安的脸上已经猜出了差不多,决定在涨潮前把他们全部引上岸,来个一网打尽,所以写下可以提供吃的。

日军写那我们回去请示下,就回到了飞船上。

(配图)

四、瓮中捉鳖鳖死亡

通过着装,阮队长发现这3个鬼子不是一般的一线作战人员,而且飞船里还会有更大的鬼子。所以不敢贸然下令攻击。

然而,在警队悄悄集合的时候,浙东护航队员也闻讯跑了过来,他们前不久刚被政府收编,此时有的拿枪有的带刀喊着杀了过来,有人还边跑边开枪,来到码头对着飞船就射击。这下把鬼子吓到船里不出来了。

阮队长只好下令一同开枪,岸上一网打尽不行,就船上瓮中捉鳖吧。

几百人围歼,鬼子也用船上大炮攻击,但很快飞船被击中油箱,随着两声爆炸巨响,飞船彻底完蛋,火光冲天。

这时,潮水又涨,不一会儿船被淹没,鬼子声息全无。

(配图)

五、阴差阳错落中国

人们四处搜寻,在一个小木船上俘获5人,另一只小船上发现4人尸体。次日,又生擒5人。

鬼子供述,飞船乃“晴空”号32型水上飞机,机上15人,长官是山县正乡,他和参谋们从印尼海军基地乘机出发回日本,途中发动机出故障,准备绕道台湾机场修理,不料遇美国空军追击,慌张逃窜时又中一弹,本想降落上海水面,不想认错地方降到了浙江,自投罗网送给了中国人。

15人中死活14人都找到,就是山县正乡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日俘交代,山县在机舱爆炸前未及逃出,尸体随残骸沉入了江底。

死后,日本追授山县正乡为海军大将。事实上他已当中将3年,死前是太平洋战场的日本海军第四南遣队司令官,此次回国正是准备调入国内当海军次官,拟升大将。不料阴差阳错落入中国。

(山县正乡,1891-1945)

六、96岁再评当年勇,一句话

几个月后,日本宣布投降,二战结束,山县成了中国军民合力围歼击毙的最后一个日本高级将领。

时光荏苒。2014年,阮捷成已96岁,当年的大尉已垂垂老矣,不过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仍然难抑兴奋。他说,击毙日军大将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但“那是我一生最大的一件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

文献参考:阮捷成《日酋山县正乡毙命亲历记》(《联合日报》2015 年5 月5 日第 007 版)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