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都喜欢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世上只有妈妈好,却忘了,孩子才是最无辜也最爱父母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语言暴力。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免费获得不同的育儿知识干货。张爱玲不肯见母亲最后一面:一个家庭的悲剧,从不好好说话开始

曾经看过一个短片《语言能造成多大的伤害》,两分钟的时间,却看得如此压抑。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发现,童年受到精神虐待是犯罪的重要因素。

什么精神虐待?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语言暴力。

"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

"你怎么这么笨呢"

"你就是个猪脑子"

张爱玲不肯见母亲最后一面:一个家庭的悲剧,从不好好说话开始

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熟悉?

就是这些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一些"训斥",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甚至成为他们做出很多过激行为的源头。

张爱玲不肯见母亲最后一面:一个家庭的悲剧,从不好好说话开始

01 语言暴力,离我们的孩子究竟有多近?

美国爱荷华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平均每天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负面评价超过400条,而正面评价只有30多条。

换句话说,父母每天对孩子表达鼓励或赞赏的话,在交流中,占比只有10%左右。

张爱玲不肯见母亲最后一面:一个家庭的悲剧,从不好好说话开始

曾经看过一个新闻,南京一个小学生写了一篇作文,吐槽妈妈一年要说她1万个"笨"。

"笨!这是完形填空"

"笨!看看几个条件"

"笨……"

每天按30个"笨"计算,2017年我至少被妈妈说了一万个"笨"。

而这位妈妈在接受采访时,"我的本意不是责怪她,就是希望她能更出色地完成任务"。

张爱玲不肯见母亲最后一面:一个家庭的悲剧,从不好好说话开始

而综艺节目《少年说》中,有一个叫袁璟颐的小女孩在天台喊话中非常激动地控诉她的妈妈:

"为什么你总是打击我,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一直都看不见"

妈妈是这样回应的:"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地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你要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

在父母看来,我打击你是为你好,我打击你是希望你成长。

可是,这样的打击,真的对孩子好吗?

张爱玲不肯见母亲最后一面:一个家庭的悲剧,从不好好说话开始

02 语言暴力的伤害,究竟有多严重?

看到过一个网友的留言,颇为认同。他说:

"孩子越爱父母,就越在乎父母的言行,父母说的插刀的话,格外能伤到他。

我们都喜欢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世上只有妈妈好,却忘了,孩子才是最无辜也最爱父母的。

其实父母对孩子以爱为名的言语伤害和精神束缚,比所谓社会上的挫折更让人喘不过气来。"

为人父母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事,可也是最自私的一件事,因为我们可以借由"爱"的名义,以任何理由按照自己的心情对待孩子。

佛洛依德认为,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经历将会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语言暴力这把无形的刀,最不易察觉,可伤害却是深远持久,甚至是一辈子。

作家张爱玲与母亲的关系折磨了她一辈子。

张爱玲在父亲那里身体受到百般折磨,好不容易逃出来跑到母亲身边,没想到却遭到母亲对她的各种挑剔,谩骂,埋怨。

张爱玲不肯见母亲最后一面:一个家庭的悲剧,从不好好说话开始

甚至在她生病的时候说她:"你活着就是为了害人"。而这种精神上的打击导致张爱玲一辈子与母亲的疏离和对母亲的怨恨。

即使在她母亲去世之前给她写信说"现在只想再见你一面",她都没有去,只是冷冰冰的寄去她一直想还给母亲曾经在她身上花费的抚养费。

心理学认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是将来子女与全世界的关系。

虽然张爱玲如此痛恨她的母亲,可最终她也成为了她母亲的样子,她那满身锋芒与尖刺让她的一生都充满冰冷与孤独。

张爱玲不肯见母亲最后一面:一个家庭的悲剧,从不好好说话开始

03 好好说话,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1)给孩子多一点鼓励和赞赏

教育心理学上有个"翁格玛丽效应"。

这个效应的由来是一个小故事,有个名叫"翁格玛丽"的女孩,原本长得不是很漂亮,但是家人和朋友不断鼓励她,跟她说"你真美"。

女孩变得越来越自信,也觉得自己很漂亮,每天照镜子的时候,都会跟自己说"你其实很漂亮"。

张爱玲不肯见母亲最后一面:一个家庭的悲剧,从不好好说话开始

后来,女孩真的变漂亮了。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面对孩子,多一点夸赞和鼓励,给他足够的温暖和信心,他会变得更好。

(2)低声教育,是给孩子最大的尊重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处理问题时,不同的声调会起到不同的效果,跟孩子沟通时,低声调,可以缓和情绪,带来更平和的沟通。

曾经看过一个短片,女孩情绪比较激动,一直哇哇大哭,爸爸没有大声地批评他,而是采用"低声教育",温柔地对女儿说:

"生气没什么大不了,你可以生气,可以生爸爸妈妈的气,也可以生自己的气,但是不要让这种情绪支配太久,学着慢慢放下,克服它,或者顺其自然。"

张爱玲不肯见母亲最后一面:一个家庭的悲剧,从不好好说话开始

这位爸爸还告诉女儿:"我们依旧爱你,你也不会受影响,你的世界依旧一片光明。"

很快,女孩的情绪得到了平复。

当你看着那个哭闹发脾气的孩子,不要大吼大叫,蹲下来抱抱孩子,用低声调跟孩子沟通,效果会更好。

(3)放下自己的期待,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周末,儿子在学校的机器人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开心地不得了。

他自小喜欢拆卸和组装各种玩具,喜欢看各种拼装玩具的小视频,每一次外出都吵闹着买各种不同的玩具。

刚开始,我和老公每次听他说要玩具就头大,看他天天在家摆弄那些玩具,看着跟他同龄的孩子要么可以画一手好画,要么考过了钢琴几级,要么出口成章,特别焦虑。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给他报了一个机器人培训班,没想到一下子激发了儿子的天赋和热情,他很快就成为培训学校的佼佼者。

张爱玲不肯见母亲最后一面:一个家庭的悲剧,从不好好说话开始

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一无是处的孩子。

我们不要总以心中的某一标准去要求和培养孩子,而是看到孩子自己的喜好,看到每一个孩子的独一无二。

儿童作家郑渊洁说"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50个孩子。"

只有当我们放下自己的期待,接纳真实的孩子,我们内心才会一片祥和,我们才不会发出打压、指责、谩骂的呐喊。

这世间最美的语言莫过于父母温暖如春的笑容和低声细语般的叮咛。

我们要收起语言暴力这把冷冰冰的刀,给孩子的人生洒下一抹温暖阳光的底色。

请好好说话,还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END-

(文:深夜聊育儿主创团,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0-6岁育儿经#

#清风计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