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烈士墓位于兰考县城关北黄河堤顶上,紧靠兰考菏泽公路西侧,南跨五午千渠,占地约50000平方米, 分堤顶堤下两段。1966年建成,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4月,增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兰考县城北的“焦裕禄烈士墓”,1966年建成。1968年、1974年2次重修,该墓为汉白玉砌成,烈士墓坐北朝南坐落在堤顶中间,用汉白玉长条石砌成,长4.9米,宽2.3米,高1米,长方形底座,盖瓦形墓顶。

墓区是16米见方的平台,墓北面为屏风墙,上面镶有开国领袖题写“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金字。墓前立有汉白玉石碑,正面镌刻着,焦裕禄烈士之墓,碑首镶嵌烈士的瓷像,碑阴记载烈士的生平事迹,墓周围有铁索环绕。

1946年他参加革命工作,1962年调任兰考县委书记,带病工作,访贫问苦,带领群众治理沙荒洼碱地,改变了兰考面貌,但他却因积劳成疾,于1964年5月14日病逝,葬于郑州烈士陵园,后遵照他的遗嘱,于1966年迁葬于兰考。

图为董必武同志题写的《学焦裕禄同志》。

孔繁森,生于山东聊城,祖籍山东曲阜,是孔子第74代孙。17岁时,他光荣参军,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35岁时,他被抽调到西藏工作。初到西藏,他就在日喀则地区某县当县委副书记。三年内,孔繁森跑遍了县里的乡村和牧区,和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情。48岁时,他又荣任阿里地区领导。在这里他跑遍了沟沟坎坎,106个乡他跑了98个。

1994年11月29日,在带队赴新疆塔城考察时,孔繁森不幸因车祸殉职。因为在岗位上出色的表现,孔繁森被誉为“90年代的雷锋”,“新时期的焦裕禄”等称号。在我国的拉萨烈士陵园、狮泉河烈士陵园,以及山东聊城天福园,都有孔繁森墓地。(本图为狮泉河烈士陵园中的孔繁森墓)

图为狮泉河烈士陵园中的孔繁森墓。两边的石刻对联很能诠释他的一生: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图为拉萨烈士陵园中的孔繁森墓,用红色字写成。意义崇高,当地市民老百姓常来探访。

2013年11月29日上午,在西藏长眠了19年之后,孔繁森骨灰在家乡山东聊城,正式安放。为此,当地举行了盛大的安放仪式。图为山东聊城天福园孔繁森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