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剧”泛滥遭批,英雄形象不需“神剧”来烘托!

5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别让“神剧”消费抗战史》,对最近几年频繁播放的抗战“神剧”进行了深入反思,引发不少网友的热议。

文章称,发射出去的子弹能拐弯并轻易击中敌人;背景明明是1937年,却已经开始用红外线激光检查入侵者,用蓝光认证活体……类似这样的雷人桥段,不仅不合常理、不合史实,同时解构了严肃的抗战记忆。

而不久前,一本题为《抗日神剧读本:出乎意料的反日·爱国喜剧》的书在日本发行,并成为焦点。

“抗日神剧”泛滥遭批,英雄形象不需“神剧”来烘托!

书中汇总了21部抗日神剧,还设有“跟着抗日神剧学中文”的专栏。“完全无视时代背景”成为这本怪味大杂烩的营销宣传语。

对此,微信公众号“长安剑”发文称,87年前,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踏破多少人的家国梦。87年后,“抗日神剧”完成了一次荒诞的文化“反攻”——尽管没有硝烟和军号,只有“丢人啊”的掩面而泣此起彼伏。

网民呼吁尊重历史,拒绝“抗日神剧”

“抗日神剧”泛滥遭批,英雄形象不需“神剧”来烘托!

在《抗日奇侠》中,里面的主人公身怀铁砂掌、鹰爪功、轻功、点穴、太极神功,徒手干翻了全副武装的日军。里面著名的“手撕鬼子”镜头,被日本人称之为“中华大切断之绝技”。

“抗日神剧”泛滥遭批,英雄形象不需“神剧”来烘托!

在《向着炮火前进》中,主人公爱耍酷、爱卖萌,身穿夹克式皮衣,戴雷朋眼镜、骑哈雷摩托也就算了,交兵的时分还自备欧式沙发一张,成功之后非要在沙发上摆足了造型,才能满足。

“抗日神剧”泛滥遭批,英雄形象不需“神剧”来烘托!

在《敌后便衣队传奇》中,主人公咬了一口包子,随后扔出去,竟然炸了……然后他向首长介绍:这是他发明的“包子雷”,可以藏在各种食物里面,专门迷惑小鬼子。他还献宝似地搬出了一个“百宝箱”,从里面依次拿出了西红柿、黄瓜、胡萝卜、辣椒……全都能吃又能炸,号称“蔬菜雷”。

“抗日神剧”泛滥遭批,英雄形象不需“神剧”来烘托!

而在《永不磨灭的番号》里,主人公向天上扔了一颗手榴弹,就把日本人的飞机打下来了,一个本就被机枪子弹打中的人,居然用一颗手榴弹扔到了天空,炸掉了一架飞机。

这一系列的“抗日神剧”也受到了众多网民的批判和吐槽:

@赵老小:虽然抗日战争我们胜利了,但是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抗日神剧”要不得!这是苦难的历史,不是喜剧。请尊重历史!

@用户6163380005:“抗日神剧”是对在抗日战争中英勇作战的英雄和牺牲的烈士们的亵渎!

@思思wanhy:不仅要把“抗日神剧”清出荧屏,还应给拍摄抗日神剧的编剧导演等进行严厉处分,比如一年或三年内禁止拍片之类。

@安娜Anna:有关部门应该好好的管一管了!

@不可说不得:中国这么多抗日奇人,鬼子能坚持那么久真不容易!

@戴墨镜的企鹅:“抗日神剧”是对历史、对革命先烈的大不敬!希望相关部门严厉整改。

媒体:别让“抗日神剧”消费抗战史

《人民日报》刊文认为,抗战题材影视剧创作的目的,在于通过生动的艺术语言,再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从而增进观众的历史认知和民族情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顾常识地为我们的抗战增加各种“神技能”“超能力”,那些网文套路的“开挂”“逆袭”故事,并不适合移植到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中,因为这虽然可能为观者带来一时的娱乐效果,但其实是消解了严肃残酷的历史,也矮化了我们曾经的奉献和牺牲。我们不能以历史为戏说对象,来消费历史、娱乐历史,这只会让真正的抗战历史被淡化、被遗忘,甚至被扭曲。

《中国青年报》刊文认为,铭记历史上发生的战争,一方面是为了凝聚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当代人警醒,化战争的不堪过往为前进的力量。像抗日神剧那样片面地贬损敌人,非但可能产生虚妄的自大,还会削弱战争的警示意义。尊重事实,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才能启迪本国人奋发图强。歪曲历史是可耻的,遗忘历史是可悲的,无论于己于人,都应该成为不可逾越的价值底线。

长江网发文称,我们要尊重历史,要让“抗日神剧”退出荧屏。一方面影视剧制作人要遵守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同时要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制作出忠于历史、忠于真实的“抗日剧”,从源头上减少“抗日神剧”的出现;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对于那些恶意歪曲历史或者严重背于历史的影视剧,要严禁过审或及时下架,保证“抗日剧”的真实。

舆论共识:英雄形象不需要“神剧”来烘托

英雄形象不是杜撰出来的,即使有提升也必须建立在严肃的事实基础上,不能太过任性。如果剧作者只为避免创作同质化,增加看点、博取眼球,于是脑洞大开不顾事实地加料,增加各种“神技能”“超能力”,甚至将抗战剧变成搞笑剧、言情剧、玄幻剧,戕害的不只是英雄本身,还有正确的历史观。

近一段时期,社会上特别是网络上,出现了一些鼓噪事实虚无、理论虚无、文化虚无、道德虚无、价值虚无,胡乱“解构”“质疑”英烈的错误言论。抗战题材影视剧有责任通过生动的艺术语言再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以对英雄形象的描绘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从而增进观众的历史认知和民族情感。

那种以维护民族情感为幌子,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抗日神剧,绝不是英雄形象的正确塑造方式,也不是文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影视剧该有的样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