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正能救中国足球的,不是埃尔克森、高拉特这些少数可能归化的球员,而是14亿中国人——也就是基层足球和青训。对于关心中国足球的球迷来说,接受归化并不难——毕竟几乎每个周末,球迷都能看到埃尔克森、高拉特这些外援与国内球员并肩作战,早已有熟悉感、亲切感。

国足“逆袭”急需高拉特埃神救火,归化是国际足坛正常现象

最近,随着高拉特回归广州恒大,归化外籍球员的话题再次上到了热搜。关于国足归化球员的问题,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近几年需要出成绩,那么必须要归化,且要归化像埃尔克森高拉特费尔南多这样多年征战中国联赛的外籍球员,而不仅仅只是归化李可这样的血统球员。中国足球如今在青年队连续输给泰国,告诉我们铁一般的事实:归化球员工作,要趁早!

归化是国际足坛常态

对于注重“传统文化”、强调“民族主义”部分中国人来说,这似乎难以接受——这些来自南半球、出生在与中国相隔万里的歪果仁,怎么摇身一变成为中国人了呢?

给你一个选择题:中国足球拒绝任何归化球员,国足继续沉沦,很长一段时间看不到希望;中国足球进行合理的归化,国足成绩有提升,并有希望出现在未来1-2届世界杯赛场上。

相信很多球迷都会选择后者。

国足“逆袭”急需高拉特埃神救火,归化是国际足坛正常现象

归化球员在国际体坛已是正常现象:百科一下齐达内,原来,他的祖籍是阿尔及利亚!这位球王的父母都是阿尔及利亚人,齐达内只是生于法国马赛。1998年法国世界杯上,为法国队夺冠起到扛鼎作用的齐达内,是法国足球的骄傲。法国球迷会因为他的身上没有流淌法国高卢雄鸡那传统高贵的血液而遗憾吗?肯定不会,自豪还来不及。遑论是齐达内之于法国。1998年世界杯上日本队就亮出了“吕比须”这张牌,他是纯种的巴西人。2002、2006两届世界杯,日本队还有归化球员三都主,其实是“桑托斯”的音译。他出生在巴西,2011年获得了日本国籍,三都主一共为日本队出场82次,打进7球。当时世人并无异样眼光。要知道,日本这样一个原本很匠心、很保守的岛国,大和民族万世一系的那种纯粹,在体育上竟然能非常开放!而他们也因此获益匪浅:再到乒乓球界一个“张本智和”,更是非常成功的例子。父母都是中国成都人的张本智和,是最有可能威胁到中国国乒夺金的!

对于关心中国足球的球迷来说,接受归化并不难——毕竟几乎每个周末,球迷都能看到埃尔克森、高拉特这些外援与国内球员并肩作战,早已有熟悉感、亲切感。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是“龙的传人”,这是基因决定,若是真正热爱中国、愿意成为中国人,我们为何要排斥呢?盛唐时代,做官的外国人多达三千,波斯人甚至官拜宰相。1000多年之后的2019年,接受归化球员又有什么“情感上过不去的”?

中国足球迫切需要一场“暴风雨”。看看“熊猫杯”足球邀请赛,我们的U18国青,在主场惨遭泰国国青吊打,0-2输得毫无脾气;而在波兰举办的世青赛,日本U20以3-0横扫墨西哥U20,创下了近22年来本队在世青赛中的赢球纪录。指望目前的国字号人员基础,中国足球与日韩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大到让人绝望。

国足“逆袭”急需高拉特埃神救火,归化是国际足坛正常现象

归化治标,青训才能治本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归化不等于无条件、胡乱地将“外国人变成中国人”。在关键环节进行补充,有计划、有目标的引入归化球员,达到提升中国足球水平的目的。正如日本,他们拥有优秀的中场,但缺乏顶级高中锋,于是日本足球归化了身高1米94的荷兰裔日本人哈维纳尔。

归化当然只是治标的手段,青训才是治本的最终路径。但两者并不是割裂的。中文里有“治标不治本”的表述是没错,但还有一个词叫做“标本兼治”。

国足的锋无力,归化高拉特、埃尔克森这样的优秀得分手,必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埃尔克森2013年来中超踢球,已经满5年。早在2年前,埃尔克森就表达出“愿意加入中国国籍”的态度,归化埃神情理之中;回到广州恒大的高拉特,2015年初加盟恒大,到今年年底,就能满足“长期居住达5年”的归化要求。

试想想:前有高拉特、埃尔克森、武磊,中场有李可接班郑智,中后卫是布朗宁坐镇,这条中轴线的实力,很值得中国球迷期待。

国足“逆袭”急需高拉特埃神救火,归化是国际足坛正常现象

谁都清楚,归化是一剂猛药,在中国足球这种环境下,必须要下猛药,才会有些许希望。真正能救中国足球的,不是埃尔克森、高拉特这些少数可能归化的球员,而是14亿中国人——也就是基层足球和青训。

球迷不反对归化,但中国足球的崛起,长期还是要靠青训,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我们只能希望出现这样的良性循环:

归化球员助中国足球腾飞——国足杀入2022年(或2026年)世界杯——由世界杯掀起足球热潮——更多的孩子热爱足球——更科学合理的青训培养下一代足球人才——中国足球真正意义上迎来提升。

卡塔尔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只有264万人口的小国,通过在阿拉伯、北非等地区考察数百万小球员,每年选拔出24人,送往全世界最顶级的青训营——卡塔尔阿斯拜尔青训中心深造,卡塔尔夺得亚洲杯冠军的23人名单当中,有13人都出自阿斯拜尔青训学院。

归化是救急,青训才是王道。好消息是,我们也看到一些努力发展青训的俱乐部,恒大足球是其中之一,办学6年多,恒大足校以培养9-18岁的优秀足球人才为重点,累计投入超26亿元,获得63项赛事冠军,309人次入选中国国青、国少队,输送各层级青少年人才超3000人。

恒大足校推行5年国内特训+5年海外深造的“一条龙”青训模式,9-13岁学生在国内恒大足校接受皇马外教团队特训,13-18岁每个年龄段建制25人,在西班牙接受真刀真枪的训练、比赛。重返国足的里皮,担任学校顾问,亲自指导、定期督训。

归根结底,中国足球真正的崛起,还需要脚踏实地搞青训。拥有更多类似于恒大足校这样的人才摇篮,中国足球才会有希望。归化的意义在于,提升国足的即时战斗力,扛过最低迷的时刻,找到一次刺激中国足球的“爆发点”。

如果中国队真能出现在2022年世界杯决赛圈,那时会掀起怎样的足球热潮,中国足球的口碑和大环境会有怎样的质变,又有多少孩子会立志投身足球事业……梦想嘛,终归是要有的。何乐而不为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