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就存在2~3个眼病患者,我国盲人中有1/4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在临床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患者总在眼皮上长一些疖肿、脓包,弄得眼睛红红肿肿的,还会很疼。有些患者以为是上火了,可吃了去火的药,还是不好。医生提醒,这与血糖控制不好有很大的关系。

为何糖尿病患者易患“针眼”、“麦粒肿”

在我们的眼睛睫毛根部有毛囊,毛囊周围还有分泌油脂的皮脂腺。腺口的部位是很容易感染的,如果有细菌侵入,可以发生急性炎症,医学上成为外睑腺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麦粒肿”、“针眼”。得了糖尿病的朋友,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自身的抵抗力下降,就会比别人更容易患上外睑腺炎。

“针眼”“麦粒肿”不断,提示血糖不好!别挤,可致命!

虽然只是一个“小脓包”,但它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很多麻烦,所以患者要重视它。有人发现长了脓包就用手去挤,这非常危险。因为这样可以导致感染的扩散,导致眼睑及周围组织都被累及。而且我们的脸上有好多血管通向脑子,挤压会使局部的脓栓顺着血液倒流入颅内,导致脑子里的感染,最终可能会致命!

治疗方法:

首先是要控制好血糖;其次可以做热敷,用干净的毛巾放在热水里浸透,稍凉后放在红肿的眼睑上敷,每次10分钟,每天3~4次,这样做可以促进血液流通,血液中有很多抗菌成分,可以缓解症状,促进炎症消退。

临床常见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有哪些?

在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虹膜新生血管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下列各种情况都值得警惕。

糖尿病性白内障

这是糖尿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原因是糖代谢紊乱,导致眼内晶状体混浊而致。症状为缓慢进展的视物模糊和视力下降。

“针眼”“麦粒肿”不断,提示血糖不好!别挤,可致命!

治疗方法:

糖尿病性白内障在病理改变早期是可逆的,如果血糖得到严格控制,可抑制晶状体混浊的发展或使其消失;如血糖控制不好,可使晶状体混浊增加,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不可逆转的糖尿病性白内障在血糖受到控制的情况下,可以施行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这是糖尿病人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导致失明和视力减退的机会比非糖尿病人高25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多无症状,随着病变进展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晚期还会并发视网膜脱离及失明。 

“针眼”“麦粒肿”不断,提示血糖不好!别挤,可致命!

治疗方法:

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在治疗方法上,患者可考虑激光视网膜光凝,配合活血化瘀中药及改善微循环药物辅助治疗。如果出现玻璃体积血,特别是发生视网膜脱离,则应考虑玻璃体切割手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糖尿病导致视网膜缺血,会刺激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形成,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引发眼胀、眼疼、头疼、恶心等症状。

“针眼”“麦粒肿”不断,提示血糖不好!别挤,可致命!

治疗方法:

一旦发生虹膜新生血管,要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或者视网膜光凝加周边视网膜冷凝。如果是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考虑睫状体冷凝或光凝术。

建议,患者如果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应在治疗、饮食、运动等方面积极控制血糖,这是控制眼部并发症的最基本手段。医学界研究发现,患糖尿病10年,血糖控制不良者有50%以上可出现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一种)。

而如果糖尿病病人发现眼睛不适,要及早到医院眼科做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由于部分眼病没有明显表现症状,建议持续高血糖或有蛋白尿的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眼部检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