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糖尿病43年,目前无糖尿病并发症,很多糖友向我咨询控糖经验,为了方便大家查阅,我整理成文章,与读者朋友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

1.饮食疗法——适时调整

饮食疗法是防治糖尿病的基础,但是控制饮食要适度。既不能放任自流,敞开肚皮吃,也要保证身体的基本需要。

我是中等偏瘦从事轻体力劳动者,每天吃6两米左右,如果当天运动量大(在降糖药物量不变的情况下)就加点,如果当天运动量少就减点,从而保持血糖的相对稳定。

在合理控制进食量的同时还要保证营养物质的全面性。人体需要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水,这7种营养素缺一不可。

我的做法:为了满足身体多方面的需要,应用食品交换份,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什么食品都吃,既保了“口福”,又康复了身体。

现在76岁了,人家还说我“没退休”哩!

患2型糖尿病43年,无糖尿病并发症,他的5个控糖方法值得你学习

2.运动疗法——量力而为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降血糖、降脂减肥、增加血管弹性、放松紧张情绪,提高心肺功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锻炼是防治糖尿病最方便、最安全、最经济实惠、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糖尿病患者运动锻炼不可没有,也不能过度,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速度。

目前国内多以心率控制运动强度。计算公式是:(220一年龄)x(60%-85%),这为中等偏上的运动强度,也是安全有效的运动强度。

我的做法:我按照这个运动强度进行锻炼,以散步、快走、做操、炼功等为主,速度由慢到快,时间1小时左右,以身上微微出汗为止,长期坚持,风雨无阻。

我不参加各种竞技运动,以防止心脑血管破裂和跌跤。

3.药物疗法——摸着石头过河

糖尿病患者天天离不开药。但是糖尿病患者要科学服药,不能多服,也不能少服,更不能不服。

降糖药、尤其是胰岛素服用多了会发生低血糖,服用少了没有疗效,不服用会产生各种并发症,危及生命。怎样服用降糖药呢?

我的办法是:先从小剂量开始,自已监测血糖,根据监测结果,逐步加大剂量,直至调整到合理剂量为止,每换一次新药都是如此一一“摸着石头过河”。

4.心理疗法——自寻其乐

人的思想情绪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其可以通过大脑神经在脸上表露出来,左右人的言谈举止,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糖尿病患者紧张、激动、焦虑、抑郁、恐惧、绝望等不良情绪都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剌激胰高血糖索的释放,在双重作用的影响下血糖就会明显上升,损害身体健康。

我稳定情绪的办法是: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投身社会,动中取乐;建好家庭,构建快乐;委屈求全,苦中求乐;满足现实,天天快乐。

由于无忧无愁,情绪稳定,所以血糖基本稳定。

5.检查监测——视病情调整

监测血糖是检验血糖状况的透视镜,是了解糖尿病治疗效果的“晴雨表”,也是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糖尿病患者必须拿起这个“工具"适时进行血糖监测。

我的做法:一般三天左右监测1次血糖。如果感冒发烧、身上有创伤,或者换药,身体不适等就每天空腹、餐后两小时、睡前各监测1次。

如果病(伤)情好转,监测次数相应减少。如果血糖稳定,糖化血红蛋也基本稳定,我一般每个季度到正规医院检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

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知道这些方法还不行,关键是用好它们。

作者:邓焕新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荣誉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华夏医魂)丛书特约编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