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仙洞口

距加各达奇40公里的阿里镇便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冶旗所在地,鄂伦春旗最有名的景点却是嘎仙洞,"嘎仙"在鄂伦春语之意是"猎户之仙",而创建北魏政权的鲜卑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巨幅长卷中曾经留下浓墨重彩之笔,北魏皇帝将此处尊为祖庙保佑民族兴盛发达。

大树成荫

嘎仙洞是天然山洞,洞口呈三角形处在高出平地25米左右的悬崖峭壁,一株南方常有而北方罕见的橡皮树技繁叶茂仿佛从岩石缝中挤出来一般,嫩江支流甘河如一股清泉从山前流过,大片的樟子松与白桦树遮天盖地使人顿觉凉爽舒适,确实有适合人类繁衍文化发育的氛围。

拾阶而上

游人沿石材彻成的台阶而上,主洞约2000平方米,往内有三个人工凿过的斜洞痕迹欲建石窟寺但没有完工,如果建成则与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有异曲同工之妙,应该是因为北魏皇帝曾独尊黄老之说又信奉轮回之理,宗教信仰变化而致,洞内西侧壁上201字隶书《祝文》,与《魏书》相互印证这里是鲜卑民族的发祥之地。

《祝文》

《祝文》真迹已被保护起来,现在所见拓印版本依然令人感慨万千,公元443年,北魏太平真君拓拔焘派遣中书待郎李敞前来祭祖,这201字的《祝文》非常值得看客细细品味,且不说隶书笔划遒劲有方,仅其中体会道家文化的寓意就足够源远流长,"幽人忘避,稽首来王,始闻旧墟。"拓拔焘也是从乌路候的使者知道祖先的居住地在此。

生态馆

"历载亿年,聿来南迁",悠久岁月,走出大兴安岭,继而漠南黄河,定鼎中原,鲜卑乃北方民族三次南迁,从统一呼伦贝尔草原到建都洛阳,从自然崇拜的萨满教到刻立大同云岗石窟,从驰骋丛林的胡服骑射到文功武治的中华礼仪,鲜卑人对文化的包容并取其精华并发扬光大值得后人尊敬!

鄂伦春乌力楞

从嘎仙洞出来有一段架于湿地之上的木栈道,绿草丛丛,鲜花点点,清水欢快,大树成荫,乘坐电瓶车便到达鄂伦春乌力楞民俗博物馆。

驯鹿馆展品

乌力楞是鄂伦春语"氏族部落"的意思,由大小不等的"斜仁柱"组成,在39万平方米的白桦林的自然山坡上,由纯木材搭建极具民族风格的驯鹿馆、熊馆、生态馆、萨满文化馆散落其中,做工精良展品丰富值得一游,目前只开放部分展馆,整个项目要到2019年才全部完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