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称,中国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是一种核常兼备的“双能力”导弹,该型号导弹列装,令解放军弹道导弹体系更加完善,已形成各种射程的“全覆盖”。自2015年9月的阅兵式上首亮相后,中国东风-26导弹的列装动态一直备受关注。早在4月26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证实,东风-26导弹经过试装试用和作战检验,具备了整建制装备部队的条件,授装后已正式进入火箭军战斗序列。

填补射程空白,解密中国新导弹特殊性能

吴谦介绍,东风-26型导弹是中国新一代中远程弹道导弹,具备四大特点。一是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武器。二是战斗部核常兼备,既可遂行快速核反击任务,也可遂行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任务。三是打击目标陆海兼备,具备对陆上重要目标和海上大中型舰船精确打击能力。四是融合了多项新技术,通用化、集成化、信息化水平高。据介绍,东风-26导弹首次曝光于2015年9月3日举行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由于其射程更远,被戏称为“关岛快递”。

填补射程空白,解密中国新导弹特殊性能

军事专家5月3日表示,东风-26的入列,使解放军弹道导弹部队的武器装备更成体系。中国军队已拥有有近程导弹和远程导弹,而东风-26恰恰是一个中远程导弹,从而形成火力衔接全覆盖的态势,这对于战略导弹部队的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宋忠平此前表示,东风-26导弹有两大用途:首先是可以对固定目标实施打击,其次是可以对海上大中型水面舰艇实施打击。宋忠平表示,东风-26导弹作为反水面舰艇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东风-21D中程反航母弹道导弹形成射程上的衔接,让中国的反航母梯队又多了一个新成员。同时,这也说明中国现在打造的反航母战斗部实际上可以作为通用战斗部,可以结合中国更多的弹道导弹形成反航母武器装备。这恰恰体现出中国反航母弹道导弹,已实现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

填补射程空白,解密中国新导弹特殊性能

一名中国军事专家表示,相对于东风-21D,东风-26的出现将中国的反航母防御圈再向外拓展数千公里,而且该导弹飞行速度更快、机动能力更强、突防手段更多。中国曾强调,东风-26导弹是一种核常兼备的弹道导弹。多家境外媒体此前也称该导弹具有模块化设计,可使用常规弹头或核弹头,是一种“双能力”导弹。有分析认为,未来,这种双能力导弹或许是一个发展趋势。宋忠平解读,这意味着火箭军在常规军事冲突中可以发挥精确打击的使命和任务,在核战爆发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换装核弹头来实施二次核打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