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拒绝谈判!关键时刻中国亮出“镇国重器”,美咬着牙主动前来握手

1842年,我们被迫与列强签下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随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又先后留下了数不清的耻辱记忆。时光在变,但列强的本性却没有变。

5月5日,就在为期2天的中美谈判刚刚宣告结束之际,美国几家主流媒体突然曝出了一份此次谈判开始前美方已经拟好的“条件清单”,纵览清单,充斥着野蛮与不平等。其实,这并不是我们第一面对这样的清单,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们就同样经历过一次。

在崎岖重叠的西南大山环抱中,有一支隐秘而又强大的科研团队默默存在了60余年,这其中有着大批家喻户晓的中国民族脊梁,如于敏、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等“两弹元勋”。

在条件最为困苦的60年代初,我们失去了外援,也理解了只有自己的腰杆子挺起来,才能大声说话的真理。于是,在一众40岁出头的年轻人奋斗下,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在这其中,有一个叫做于敏的人,正是因为他的卓越贡献,才为后来中国顺利进入五常奠定了基础。

那时候民间流传着“于敏构型”的故事,说五大拥核国家的氢弹理论模型只能分两类,中国的和外国的。中国能够以最快速度实现从核裂变到核聚变的飞跃,关键是于敏的物理贡献,他因此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

因为有了氢弹,我们中国人才算彻底站起来,挺直了民族的脊梁。而在这之前,有西方国家向中国提出一系列不平等条件,包括要求停止发展核武器,以确保中国不受封锁,但在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后,中国明确回应拒绝谈判,这才让某大国不得不放下身段,甚至咬着牙前来握手。

中国核事业奠基者之一的王淦昌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仍不忘叮嘱年轻一代继续有为,发出了“继续努力,一定要超过美国”的豪言。如今,他们有些人已经在核聚变领域继承了两弹元勋的伟绩,面壁十年图破壁。

中国面壁者的一个重要国家使命,就是突破人类科技极限的巨大挑战,使可控核聚变梦想成真,铸就新时代“两弹一星”新的辉煌,为人类文明进步服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