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琳 本报记者 杨晓伟 王超

近日,锦州医大三院传来好消息: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中心、锦州物理医学与康复委员会主委、锦州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科带头人,康复医学系、康复中心主任、两站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周达岸主任带领的省“达岸劳模工作室”又推出新项目——拔罐减肥。

拔罐法古称角法,又称吸筒法,早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历代中医文献中亦多论述,主要为外科治疗疮疡时,用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结核、风湿病等内科病证。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不仅罐的质料和拔罐的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而且治疗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外科、内科等都有它的适应症,并经常和针刺配合使用。因此,拔罐法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以罐为器,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以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淤血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罐的质地、形式多种多样。拔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痛、腹痛、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病、软组织损伤、目赤肿痛、麦粒肿、丹毒等,尤其对小儿患者更为适用。唯高热、抽搐、痉挛等症,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使用,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慎用。

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称角法。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如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如腹痛、腰背痛、痛经、头痛等均可应用,还可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胃脘痛、眩晕等脏腑功能紊乱方面的病症。此外,如丹毒、红丝疗、毒蛇咬伤、疮疡初起未溃等外科疾病亦可用拔罐法。

减肥的是哪种罐呢?五行经络罐。五行经络拔罐减肥的方法有深揉腹部,用手交错按压脂肪层,提拉胃部,达到调节肠胃、疏肝理气等功效。此外,可以用当归、三七、川芎、芦荟和麝香制作成膏敷在通络上,能促进气血运行,具有消脂功效。它的好处诸多,可以疏通经络,让气血均衡,能调节内分泌和血液循环,加快胃肠蠕动和消化。拔罐时能加快细胞流动及气血运行,热量和脂肪都会被快速消耗,具有安全以及快速减肥等优势。另外,五行经络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按照不同的肥胖原因,针对性地治疗。其中,病理性肥胖由内分泌紊乱而致。对于这种患者,五行经络拔罐减肥会从内分泌调节着手。而生理性肥胖则由饮食不节、营养不均衡而致,五行经络拔罐减肥就会从胃肠道的调节下手,减少脂肪囤积。

拔罐分为补罐和泻罐。《灵枢·经脉》篇中云:“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乃其补泻的基本原则。罐大火猛快扣,病人自觉气被吸出为泻;罐小火弱缓扣,病人可感暖气透入为补,多罐久留局部青紫为泻;闪罐频拔局部潮红为补,刺络拔罐为泻;循经走罐为补。罐法临床治疗效果与罐法火力大小的关系密切,因为火力大小所造成的负压程度是影响或补或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掌握熟练的操作手法至关重要,罐法的补泻操作手法应遵循中医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体壮气盛者,宜用大罐猛火快扣,留罐时间长的方法。如达到泻的目的,但未获得治疗效果者,须借助其他治疗手段;体弱体虚者,宜用小罐弱火缓扣的手法,以达到补的目的。

锦州医大三院达岸劳模创新工作室知识小讲堂——拔罐疗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