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潘光旦出生于江苏。

他的父亲是清朝的进士,曾担任过翰林院编修。母亲知书达理,管教甚严,躲避战乱时,她舍弃了家里大部分物件,却带了四担沉重的书籍。

1913年,潘光旦被江苏省政府咨送北京清华学校。一次,在练习跳高的时候,他右脚触地时,感觉就像触电了一样,又麻又疼。当时并没在意,几天后,情况越来越严重,最后被医生诊断为结核菌感染。当时医疗条件差,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只得把右腿锯掉了。

他独腿留洋,被说:中国两条腿的不够,一条腿的都来了,后成大师

原本的天之骄子,风华少年,突然成了残疾人,可以说是遭遇了人生中最严峻的打击。当时潘光旦准备留洋,他找到校方,问自己是否还有出国留洋的可能。校方回答:“怕不合适吧,美国人会说中国人两条腿的不够多,一条腿的也送来了!”

这话给了潘光旦沉重的打击。但是他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立下心志,发奋读书,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

后来清华换了校长,新任校长见他如此刻苦,深受感动,最终批准他出国留学。

1922年,潘光旦赴美留学。不知是否有同学说过“中国人两条腿的不够,所以才把一条腿的也送过来了”这种怪话,但是当时中国留学生面临的功课压力、经济困难、种族歧视等等困难,潘光旦所面临的只能说是只多不少。

他独腿留洋,被说:中国两条腿的不够,一条腿的都来了,后成大师

他经过苦读,获得达特茅斯大学生物学硕士学位,随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主修遗传学,再获硕士学位。

当时中国经济疲敝,社会动荡,各方面条件比美国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但潘光旦毕业后还是放弃了美国的工作机会,回到祖国。他先后任教于上海光华大学、复旦大学,随后回到母校清华,接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就是他的学生。

抗日期间,潘光旦在西南联大。国内战火不断,日军又对海陆进行封锁,中国经济面临巨大困难,土地荒芜,工厂倒闭,商店关门,而物价却不断疯涨。教授的月薪只够半个月吃饭。清华校长梅贻琦的夫人和潘光旦的夫人一起,在家里做糕点,取名“定胜糕”,挎着篮子去街上卖。怕学生知道,还步行走出很远,化名到街市上卖。

他独腿留洋,被说:中国两条腿的不够,一条腿的都来了,后成大师

潘光旦为人大胆,具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生活艰难买不起肉,就支起铁质夹子抓耗子,然后“剥皮去内脏,收拾得很干净,切块红烧”。据说“感觉和吃鸡肉、兔肉差不多,并无异味”。清华教授吃耗子肉,成为当时昆明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闹话题。

1967年,潘光旦因尿毒症逝世。他一生多不幸,所面临的艰难困苦,远超于常人。而他从未抱怨,反而对生活充满乐观精神。费孝通曾经评价他是“牛皮筋”,“屈不折、拉不断,柔中有刚;力不懈、工不竭,平易中出硕果。”

作者:柠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