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体育局在大调研过程中,有市民反映:当前黄浦区体育健身场地少、设施少,群众健身需求难以满足。区体育局针对现实现状,加强自查自纠,深入寻计问策,抓好整改落实,回应群众关切。

就楼宇运动与团区委方面进行讨论

针对健身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区体育局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把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作为改善群众健身环境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实。

公开健身信息。根据群众健身需求,区体育局相关业务科室及时将相关信息向社会进行公布。如在春节期间,提前向群众公布区体育系统体育场地、黄浦区工人体育馆、世博黄浦体育园、社区公共类体育场馆等公益开放时间,方便市民群众合理安排健身时间,选择健身项目。于3月1日又向社会公开了2018年黄浦区体育场馆公益(免费)相关信息,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

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2018场馆公益免费开放信息

提升管理效能。针对群众反映区内个别体育场馆使用潜力还有待挖掘的意见建议,要求系统内所有场馆加强管理,不断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切实保障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如黄浦区体育馆为有效利用羽毛球场地,每天定时向社会发布场地使用状态,最大限度提升场地的使用率。

与老西门街道明日星城居民区群众交流,解决破旧器械修缮等问题

增强能力素质。为积极借鉴其它场馆的先进管理经验,运作方式方法,让更多的市民享受更优质健身服务、健身机会,区体育局组织相关场馆人员专门赴北京水立方、五棵松等全国知名体育场馆进行参观学习,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技能和水平。

聚焦健身诉求,抓好整改落实

区体育局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诉求,分门别类抓整改,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实惠。

围绕设施抓整改。针对社区部分群众提出健身设施陈旧,有的健身设施不实用的问题,区体育局及时通知十个街道对各健身苑点健身器械进行统计,下发调查表,摸清群众喜爱的健身器械种类。分批分次对部分损坏的器械进行维修,对丢失的标示牌进行补充,并督促施工单位按时完工,让群众早日得到实惠。

游泳馆安置简易独立更衣室

“黄浦区体育馆”增设热水器

服务保障抓整改。如对于部分群众反映黄浦区体育馆冬天没有热水供应的问题,黄浦区体育馆及时联系楼宇物业部门进行安全评估,联系相关厂家进行采购,积极回应群众诉求。针对部分学生家长希望鲁班路游泳馆增加单独更衣室的诉求,区体育局及时与管理方卢湾少体校联系,在游泳馆合适区域安置简易的帘布式独立更衣室,并增配工作人员加强更衣室的管理。

聚焦需求抓整改。针对部分市民群众反映到张德英乒乓球中心健身停车难的问题,区体育局办公室积极与体育中心进行协调沟通,要求体育中心将北广场拿出部分车位供健身人员使用,有效缓解了停车难的现象。

对接健身意愿,搞好服务保障

调研中,针对部分单位、楼宇白领对健身需求较为强烈的实际。区体育局区分不同对象、不同人群,认真回应。

就楼宇运动与街道方面进行讨论

加强技术指导。针对部分社区、单位、学校提出希望体育部门加强技术指导的意见建议,协调区内体育俱乐部、退役运动员、教练员深入社区街道、辖区楼宇等有体育健身需求的单位开展健身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切实解决相关单位、楼宇人手不够、技术不足的问题,助力区内健身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挖掘体育资源。区体育局调研组先后多次深入区内楼宇进行调研,现场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协同街道对辖区的体育场馆、场地和市容绿化部门进行走访,为市民争取更多的健身场地、更优惠的价格、更周到的服务。积极与辖区内的学校进行沟通协调,力争在开放体育场地上得到更多的支持。

支持楼宇体育发展。对楼宇体育在健身器械数量上进行适当倾斜,鼓励更多楼宇拿出更多的场地满足白领健身需求。同时积极协调相关体育产业,增加公益开放时间,让白领得到更多的健身机会。

(图文:区体育局 编辑:孙超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