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注重养生,喜欢用中医药补益身体。为此也出现了不少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以形补形”“虚不受补”;人们对中医进补存在误区

不加分析就把民间传言和前人的经验用到自己身上,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中药饭前喝才有效?

怎么补都虚?常见的中医进补误区,你信了几个?

民间存在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即“西药饭后吃,中药饭前吃”,这种逻辑被大部分人判定为有效。

其实不然,大部分中药方剂饭前喝反而降低胃肠吸收率,减轻药效。只因饭前胃肠道都是空的,方剂汤药进入人体后不会滞留迅速进入小肠,最终“无障碍”排出。所以不是医生嘱咐情况下,中药考虑饭后吃。

以形补形,吃哪补哪?

怎么补都虚?常见的中医进补误区,你信了几个?

多数情况下指动物大脑,如吃猪脑补人脑,因动物脑中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善治头晕、偏头痛,所以人们就认为“吃哪补哪”的方法很有效。其实这种说法未得到证实,养生关键在于对症选材,需要医生详细检查后方可给出进补意见。

虚不受补是人的问题?

怎么补都虚?常见的中医进补误区,你信了几个?

虚不受补是补的方法不对,因药物也有副作用,体质偏差的人考虑服用补益药,如果该药的适用范围明显偏离人体所需,服用补药后会出现口干、烦躁、流鼻血、失眠等情况…此时服用补益药反而有害,却被人误以为是虚不受补的表现。

吃人参会上火吗?

怎么补都虚?常见的中医进补误区,你信了几个?

上面提到“补药补偏”,人体会出现流鼻血的不良反应,是因为补药都容易补上火吗?

是的,以吃人参为例,人参行气且大补元气,如果非人体虚弱而大量食用人参则肯定上火!但这种情况其实可以避免,如果确实想“阶梯式”逐层进补,可考虑党参、西洋参等补益能力偏弱的参类进行补益。

人生不易,愿您健康!

怎么补都虚?常见的中医进补误区,你信了几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