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呼伦贝尔的蒙古族,没有钟表计时误差不超5分钟,是怎么做到的。呼伦贝尔的蒙古族,没有钟表计时误差不超5分钟,是怎么做到的。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国家的很多地区都成为了旅游热点,尤其是风土人情差异比较大的地方,是很多朋友旅行时的首选。大家都想去感受一下不一样的生活,想要逃离钢筋水泥建筑的城市,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宁静。因此,像呼伦贝尔大草原这样的地方,变得越来越热闹,大家都想去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情画意。

呼伦贝尔的蒙古族,没有钟表计时误差不超5分钟,是怎么做到的?

说起呼伦贝尔大草原,就能想起在那里居住的蒙古族,他们豪放热情,不拘小节,确实有着塞外民族的粗犷与魅力。不过,大家也都知道,我国西部发展得比较晚,很多硬件设施相对也落后了一些。在过去,这里连钟表都没有。可即便如此,蒙古族的牧民们依旧可以比较精准的计时,他们判断的时间误差不会超过五分钟。说到这,肯定很多朋友好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钟表计时是现代的计时方式,而在古代,中国人是按时辰算时间的。在没有钟表的古代社会,先辈们的即使方法可不少,有十六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十二时辰制、以及随佛教传入的六十点法等多种计时方式。那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计时方式是怎样的呢?他们是怎么能将误差控制在5分钟左右的呢?那是因为他们创立了专属于自己的蒙古包计时法,也就是利用蒙古包上的天窗观察时间。

蒙古包计时法,具体操作方法就是根据从蒙古包天窗射进的阳光的角度来判断时间,或许大家不住蒙古包没办法理解,但是以前在蒙古族,大家就是靠这样的方式来计时的。

呼伦贝尔的蒙古族,没有钟表计时误差不超5分钟,是怎么做到的?看到这里,大家对蒙古族的计时方式怎么看呢?是不是觉得他们很聪明?大家在旅行时还遇到过什么比较有趣的事情,不妨说出来分享一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