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军的隐身战机,为何要成对出动?

隐身战斗机的优势是“匿踪”,防止被敌人过早发现。但还要强调一点,那就是“隐蔽”。光隐身不隐蔽,很可能达不到夺取先机的目的。

美军隐身战机编队飞行

隐身飞机与敌对抗的战术技术措施之一,是尽量以无线电静默的方式隐蔽出航,不发射或少发射电磁波。具备隐身能力的飞机如果打开雷达搜索目标,启动通信系统主动联系友军或伙伴,都很容易暴露自己。战机发射的各类电磁波若被对手接收到,或对方的机载雷达告警系统发出了告警,那么,就有可能泄露战机的信息、标明战机的位置,所谓的隐身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四代机的技术强项并非绝对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也就是充分发挥空中作战体系的合力,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

四代机与三代机对阵时,一般不是以单机的方式交战,而应以双机或四机编队为基本作战单元。两架以上的四代机在战术上相互配合,联手行动,可夺取压倒性的优势,获得完胜的把握也更大。

美军F-22战机双机编队飞行

有一个比较现成的例子,美国空军的第四代战斗机,无论是与三代机模拟对抗,还是转场参加军演,一般都不落单,起码要双机一起行动。这可能是他们的一个基本战术原则。双机出动时,其中一架隐身战斗机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另一架的火控雷达可持续或断续开机,对空中的目标进行搜索、跟踪、识别、判定,然后通过数据链把战场形势及目标情况传递给没有开雷达的友机,由保持静默的那架隐身飞机对敌方目标发射导弹。采用此战法,有可能造成敌方飞机还没感受到威胁,不知道对手在哪儿,就被打下来了。

从美国空军的对抗演练情况来看,两架隐身战斗机采取一明一暗,一前一后,分工合作,协同攻击的战法,还是相当有效的。F-22战斗机在研制的时候,出于保密要求等原则,其数据链只能在同型机之间进行双向沟通,与别的机型难以进行高效互联。因此,“猛禽”双机出动时,常选择一架只发不收,另一架只收不发的方式接敌。F-35的数据链通用性好,与大部分平台都能实时交换战场信息,可以得到更多帮手的支援。它们既能采用F-22那样的同型双机、四机协同的策略,也可选择与其它机种机型混合编队、集群组网的方式,在使用上要更为灵活,战法也更为多样。这些策略与战法值得我们借鉴。(航空知识)

歼-20战机双机编队飞行

【订阅关注“国防时报排头兵”,纵览军情,聚焦热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