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是北京大学校长,马化腾是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这两天都是网红。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北大校长应当是很有学问,是不会读错字的,尤其是在北京大学120年校庆致辞这样严肃的场合下,但林校长就是将“鸿鹄”的“鹄”字念成了“hao",这还了得,一时满网争议,于是,林校长写了封道歉信,我想,如果不写这个道歉信,说不定事情还没这么大,但林校长写了。

而马化腾的突然刷屏则源于这两天刷爆朋友圈的一篇文章《腾讯没有梦想》及马化腾对这篇文章的回复,估计如果他不回复的话,这篇文章还不一定有这么火,但马老板回了。

我花了点时间,看了林校长写的道歉信,也拜读了《腾讯没有梦想》这篇文章,尽管比较长,我还是耐心的读完了。

我比较欣赏林校长的坦诚,能做北大校长,自然非普通之人,但从其道歉信来看,文字水平确实一般,但是,大学教书育人,不可能凡事都确凿无误,但凡名校领导、知名院士、著名教授也均非完美无缺之人,不应被盲目崇拜、笃信,也不应不被尊重、宽容。

诚然,“作为一个北大校长,不应该文字功底这样差”,不过,北大校长更应当是一个敢讲真话、有所担当的人,据了解,林建华此前在重庆大学担任校长期间,曾对学校老建筑被拆旧的现象提出批评,认为此举是有关负责人缺乏历史、文化、艺术等人文意识的表现。自己也被外界评为“改革校长”,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网上还有长贴对其造谣中伤,但他没有删帖也没有报复写贴之人,都说明其坦荡之处,这次面对自己成为白字先生一事,他也能迅速写这篇道歉信,并且诚恳的承认了自己文字功底的不足,我个人认为是难能可贵的,至于郑也夫先生的一些观念,我是不敢苟同的,"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林校长用他的行动解读了这句话。

很多人在评论林校长道歉信时,都专注于文字本身,却忘了林校长是一个化学家,并非语言学家,是北大校长而非语文老师,人各有长短,术业也有专攻,能在自己的领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已经非常难得了,没有必要因为读错一个字而揪着不放,说不定,若干年后,这次错读会成为一个美谈呢。

“我是会努力的,但我还是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林建华坦诚,“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了。”——这句话,或许不是个人开脱,而是一种对文理分科条件下理工学子的告诫,无论你的专业是什么,文字水平都是很重要的。

《腾讯没有梦想》这篇文章从多方面阐述了腾讯可能存在的问题,文中谈到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这家快20岁的公司正在变得功利和短视,他的强项不再是产品业务,而是投资。

马化腾读了这篇文章后,在凌晨2:39作了回复,“抛开众多项目导致的精力原因,确实需要产品团队有更大的决心和耐心做出更优秀的产品。因为这也是我的初心。从写第一行代码开始,我的理想都是如何做出最好的产品,而不是赚多少钱,这点我相信公司很多同事都是这样想的。”我相信马化腾说的,在做腾讯之初,他绝不会想到腾讯会成为今天的腾讯,腾讯也是时代的产物。

这事情没有对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比如我,一方面痛恨着腾讯的游戏不知让多少人家的小孩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另一方面,自由又通过微信等工具在从事一些商业活动,也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表这自己的观点。

其实,衡量一家公司是否伟大并不是靠梦想来衡量的,衡量价值还是要靠那些枯燥的商业数字。QQ和微信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产品,也不是因为他们的情怀和梦想,还是因为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提升,以及给使用者带来更大的价值收益和盈利模式罢了,至于腾讯有没有梦想,和你我又有什么关系?对于一家企业而言,不是首先要保证投资人的利益吗?然后才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至于企业如何选择投资方式,以及自己的战略部署,这是企业内部需要考量的问题。如果非要和梦想挂钩,反而给人一种非常假的感觉。毕竟企业不可能是慈善机构,哪怕是一家大的企业,他们愿意谈社会责任,也做着很多慈善,其实大多数也是为了某种口碑,这与我们理解中的梦想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梦想,或许很多时候只存在于个人范畴。

林建华校长的事情和马化腾老板的事情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我把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一方面是因为,我个人是认可林校长的道歉信的,也是认可马化腾的回复的,我认为,他们至少都是真实的,他们可以不写也可以不回复,说不定事情很快就淡化了,这点要比那些虚伪的公关策略更让我认可。另一方面,林建华和马化腾都是饱受争议之人,其实,只要你在做事,就会有人看有人评论,名气越大,评论与争议便会越多,但是,在争议之中能坚持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人并不是很多,但他们两都是,我尊敬他们。

写这些仅仅是表明自己对这两件事的观点而已,为了更清楚的表明自己的观点,文中还抄了不少别人的文字,特此说明。

——文章完——

即日起,老陈说闲事入驻国妆网自媒体平台,一位30年美业老兵的随笔,全是美业大实话,每周三篇,看得你不要不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