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句俗话:好钢用在刀刃上。这话原本的含义就是说一件好的武器,关键技术的部位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刀来说,关键的就是刃;对于枪来说,关键的就是机匣;对于坦克来说,就是装甲材质及工艺了。

坦克装甲的重要性

坦克是具有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总的来说,就是有碾压一切硬机械的本事。

如此便对其本身的装甲工事要求较高,一部坦克发展史,也就是一部坦克装甲不断增厚的历史。

12亿打了水漂,400辆坦克刚出厂就全部炸裂,60人被抓

俄罗斯坦克部队

二战时期,随着各种反坦克武器的发展,各国的坦克装甲技术也不断发展。尤其是钢材的加厚让焊接技术变成一大挑战。

过去的铆接工艺根本没有办法跟上钢材厚度的发展,只能做出较薄的坦克装甲。而焊接技术的坦克装甲就相对较厚,哪怕是相同的厚度,焊接工艺的坦克装甲整体防护也比铆接工艺高一个层次。

12亿打了水漂,400辆坦克刚出厂就全部炸裂,60人被抓

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

可是焊接工艺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要高,出事故的几率自然也高。这不,俄罗斯就在这坦克焊接方面出了个大丑事。

400辆坦克废了

俄罗斯JS-3型坦克在很多人眼中就是这样的:龟壳形炮塔,杵着一根122毫米口径的火炮。这个庞然大物若是朝着你开过来,会吓得人撒腿往后跑。

12亿打了水漂,400辆坦克刚出厂就全部炸裂,60人被抓

俄罗斯JS-3型坦克

JS-3由于钢板厚度达到了110毫米,全车体采用焊接工艺,尤其是车头部分更是采用一种结构复杂的“犁”型,呈现出多面结构。这对焊接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几乎接近俄罗斯工艺极限。

而俄罗斯向来追求大规模量产、简单化生产流程,所以出了问题,导致生产的400辆JS-3坦克刚刚投入使用,就出现大范围的钢板开裂现象。

这些断裂的装甲集中在焊线附近,更为严重的地方整个焊线都裂开了,甚至一些钢板的中心区域也发现大量裂缝。

12亿打了水漂,400辆坦克刚出厂就全部炸裂,60人被抓

JS-3坦克

这400辆坦克中近卫重型坦克第60团的一辆JS-3更是创下“最破”坦克记录。全车数出了100多条大小裂缝,发动机支架干脆彻底断掉了。这破坦克,谁敢开啊。你们敢开报废的汽车上高速吗?

经过清算,400辆坦克中的50辆已经完全失去维修价值,成为废品站里的一堆破铜烂铁。剩余的坦克全部返厂进行修补。

换算成金钱,损失达到了500万卢布,折成美金相当于1200万美元。不要小看这笔钱,在当时,1200万美元约等于今天的2亿美元,约等于今天的12亿人民币。

12亿打了水漂,400辆坦克刚出厂就全部炸裂,60人被抓

棒槌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啊

这么大一个锅,肯定要很多人背。所以此事发生后,60余名责任人被抓入狱。

其实,人家也是很冤枉的。毕竟这款坦克装甲使用的焊接工艺要求较高,量产化流程还不达标准。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好,自然会出大纰漏。

这一点,俄罗斯就比不上日本。要说严谨的工艺,这个世界上除了德国也就是日本了。不过,日本的坦克大多采用铆接工艺,而俄罗斯这款重型装甲坦克则采用更高的焊接。

12亿打了水漂,400辆坦克刚出厂就全部炸裂,60人被抓

日本97式坦克

虽然俄罗斯这个事情把自己的脸打的很疼,但是一次事故不代表人家不行。俄罗斯的军工水平还是世界上第二的,在国际焊接市场俄罗斯排名前五。

俄罗斯的焊接技术

俄罗斯在金属焊接技术的掌握方面居世界首位,是埋弧焊的发明地。

说到埋弧焊,因为是光焊丝,而且焊条短,能使用较大的电流进行生产,因此它能够使装甲的生产更加高效。

重要的是,埋弧自动焊接时,一些“慢工出细活”的流程完全由机械来完成,大大减轻了人们手工操作的劳动强度。

12亿打了水漂,400辆坦克刚出厂就全部炸裂,60人被抓

埋弧焊焊缝形成过程

当然,因为自动埋弧焊可以由机械完成,所以不够灵活,只适合于水平位置或倾斜度不大的焊缝,一旦装甲车体全部使用,就可能造成“事故”,像上面的400辆坦克返厂,大概就是因为这个。

装甲材质是装甲防护系统的基础,中国也尤为重视。中国自主研发的氧化铝基抗弹陶瓷已经应用于各种复合装甲。

若与敌军对抗,当弹头撞击陶瓷复合装甲时,陶瓷背面会产生裂纹,同时分散作用于陶瓷板上的弹头载荷,增强抗弹能力。

12亿打了水漂,400辆坦克刚出厂就全部炸裂,60人被抓

氧化铝陶瓷基片

过去,我们总是购买、学习别人的工艺,如今,中国的军工实力得到增强,依靠自主研发,很多领域取得突破进展。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

首艘国产航母已经在准备试航前的工作,不过听说燃料补给都已经上舰了。棒槌预祝国产航母海试成功!

12亿打了水漂,400辆坦克刚出厂就全部炸裂,60人被抓

首艘国产航母海试前准备

作者: 棒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