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知名主持人“抢帽子”,“割韭菜”套路屡禁不止?

图源:网络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號。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国民私人财富的增加又吸引更多人去股市“捞金”。鉴于此,如何“捞金有术”就成了某些人眼中的商机,一边打着“股评家”的幌子通过网络、电视、电话等向股民荐股,一边暗度陈仓低买高卖赚取非法利益。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当得利终究是要还回去的,囹圄之灾也在所难免。

证监会处罚“抢帽子”案

近日,证监会公布一例行政处罚决定书,原上海广播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谈股论金》节目嘉宾主持人廖英强,利用其证券类品牌节目积累的名气和受众,辅以互联网各类平台宣传和推广,开办培训讲座等形式,在推荐前使用其控制的账户组买入相关股票,并在荐股后的下午或次日集中卖出,谋取违法所得共计43,104,773.84元,其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禁止任何人以下列手段操纵证券市场”中第(四)项“以其他手段操纵证券市场”的规定,构成《证券法》第二百零三条所述情形。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证监会依据《证券法》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决定对廖英强没收违法所得43,104,773.84元,并处86,209,547.68元罚款。

事实上,近年来为了规范证券市场交易环境,证监会对“抢帽子”、“老鼠仓”、虚假披露等违法行为一直采取严厉打击态势,但此类事件依然频频上演,究其原因,违法成本偏低让很多人抱有侥幸心理。

中国股市违法成本太低

中国资本市场违法成本太低有目共睹,从蓝天股份、胜景山河、新大地、绿大地到万福生科案件,造假一直无法穷尽,而处罚多少停留在“不痛不痒”的地步。以万福生科为例,2008年至2010年,万福生科分别虚增销售收入约1.2亿元、1.5亿元、1.9亿元,3年合计虚增营业利润约1亿1298万元。证监对对其处罚是: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罚款30万元。对万福生科董事长兼总经理龚永福给予警吿,罚款30万元。相对于上亿元的融资,众多投资者的利益,30万元的处罚简直就是蚍蜉撼树,根本起不到以儆效尤的作用。与此同时,对造假“帮凶”的保荐机构平安证券和审计机构中磊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却开出一个相对巨额的罚单:平安证券罚没7575万元,审计机构中磊会计师事务所罚没金额414万元,并被撤销证券资格。

不得不说这个处罚有点讽刺,对源头造假者蜻蜓点水般的“意思意思”,对辅助“帮凶”却严厉惩处。所谓“前世之事后事之师”,对前赴后继的上市公司来说,只是被处罚而已,并没有退市的风险,而用几十万的罚款换上亿元的融资绝对是一笔值当的交易,亏惨的只是股市中的一帮“小韭菜”而已。

但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资本市场,造假就意味着灭顶之灾。2001年安然公司财务造假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罚款5亿美元,股票被从道琼斯指数除名并停止交易,公司宣告破产;公司CEO杰弗里·斯基林被判刑24年并罚款4500万美元;财务欺诈策划者费斯托被判6年徒刑并罚款2380万美元;公司创始人肯尼思·莱虽因诉讼期间去世被撤销刑事指控,但仍被追讨1200万美元的罚款。安然公司的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获得了高达71.4亿美元的和解赔偿金;有89年历史的位列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安达信因帮助安然公司造假,被判处妨碍司法公正罪后宣告破产,美国休斯敦联邦地区法院对安达信处以50万美元罚款,禁止在5年内从事业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家被判“有罪”的大型会计行;三大投行遭到重罚,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洲银行因涉嫌财务欺诈被判有罪,向安然公司的破产受害者分别支付了20亿、22亿和6900万美元的赔偿罚款。

相比较而言,国内就证券交易上的的违法成本低了很多,并且没有完善的民事投资赔偿制度,诸如投资人举证、损失计算、维权流程等都缺乏标准,而让很多上市公司钻了空子,导致“割韭菜”套路丛生。

作者:董虹

编辑:夏雨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