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水浒煮酒|宋江排行第一,只因这招赌命险棋?晁盖蒙在鼓里!

文:河湟三月

宋江被发配江州之后,虽然有了戴宗的照应,在监狱中没有遭罪,反而搞得跟度假一般,行动自由,吃肉喝酒等照旧,远非一般牢中犯人可比。

作为一名囚犯,宋江跟监狱长戴宗打得火热,看守人员李逵成了他的死忠粉,对他死心塌地,崇拜的五体投地,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奇迹,从中可以看出,宋江此人手段了得。

作为一名身负命案的囚犯,能够混到这个地步,按理说,宋江应该感到知足,但是他却丝毫没有感到庆幸和满足,反而,内心非常苦闷和压抑。这个也可以理解,宋江本来就不是一个甘心平庸之人,他表面上为人和善,其实内心中一直野心勃勃。

正因为如此,现实生活中的挫折,让他感到英雄末路的寂寥,胸中有着说不尽的悲苦,环顾四周,无人可倾诉,只要借助酒精来麻痹自己,宋江一个人在浔阳楼独自自酌自饮,不觉酒意渐浓,喝高了。一个人平常或许还能掩饰自己,但在酒精作用之下,本来面目就暴露出来了,趁着酒兴,在酒楼粉壁,题诗一首:“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写完诗后,宋江觉得意犹未尽,还在末尾题上名字,郓城宋江作。

本来就是在押刑事犯,现在还胆大包天,跑到公众场合发实名帖子,声称要学黄巢造反,这是对朝廷的公开蔑视,对大宋法纪的公然挑衅,这还了得,很快被黄文炳检举揭发。

在押犯人声称要造反,无论在任何时代,恐怕都难逃极刑,宋江很快被判处死刑。

整个过程看上去,完全是一次酒后暴露本性,乱发帖子造成的意外事件,看不出任何其他纰漏来。

然而,事实上真的如此么?如果将事件仔细一推敲,就不难发现疑点重重,这件事恐怕并不是一次简单的酒后误事。

首先,我们知道,宋江此人城府极深,很少在别人面前袒露心迹,纵观《水浒》,别看宋江和梁山好汉一干人等称兄道弟,勾肩搭背,把酒言欢,看似亲密无间,然而从来没见过他和别人掏心掏肺的说过心里话,一直讲内心世界隐藏极深,外人很难猜透他的心思。

再者,宋江向来自律性很强,在《水浒》中,他罕有酒后失态的场景,这或许跟他长期厮混底层胥吏有关,必须管好嘴,不该说的话绝不说,不该问的问题绝不问。

那么,如此严谨的一个人,为何还明知自己是在押戴罪之身,还独自一人在外喝醉发实名帖,声称要血染浔阳江口,要学黄巢造反,不觉得很蹊跷,很反常么?

退一步来说,就算是酒后兴起,那么这首诗,也并非是宋江的心里话。

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宋江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什么学习黄巢,推翻大宋皇朝不是宋江的人生理想,宋江自始至终都是渴望出将入相,封萌妻子,混到体制内,做一名忠臣孝子,这才是他最真实的想法,这也是他为何最终不顾所有人反对,坚持招安的根本原因。

如果是酒后吐真言,那么宋江题写的应该是,忠臣孝子报国无门,感叹命运多舛,身遭囹圄,渴望圣明天子深察之类的,这才是他的心里话,而不发一通学黄巢造反的牢骚。

因此,不难推断出,宋江的反诗根本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酒装疯,走的一招险棋,其实,他这首诗是写给梁山一帮人看的。

那么,宋江为何冒这么大风险?

道理很简单,宋江此时已经对职场失望,他打定主意上梁山,然后剑走偏锋,利用梁山实力,逼迫朝廷,混到体制内。

既然如此,宋江此前完全有机会可以去投靠梁山,何必要费这么大周章,万一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他岂不是白白丢了性命?

其实不然,如果宋江在杀了阎婆惜以后,直接去投奔梁山,固然由于他以前给晁盖等人通风报信的缘故,能在梁山混碗饭吃,但此时他再也没有任何利用价值,论文论武,根本没法跟众好汉比,最终只能沦为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这是宋江岂能甘心的?

更何况,梁山上全都是晁盖一班人马,宋江去了,无疑孤家寡人,夹在其中,日子肯定不好过。

自从来了江州以后,宋江各方面条件就不一样了。他通过各种渠道,和吴用搭上线,取得了吴用的支持,或者至少是中立,正是由于拿着吴用的书信,他到江州才和戴总接头的,另外,结识了浪里白条张顺,收买了死党心腹李逵,有了自己的班底,如此,他上了梁山,就算暂时不能跟晁盖等分庭抗礼,至少可以拥有话语权,保证不被边缘化。

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反诗,就是向梁山好汉们表白心迹,表明他以后要彻底与体制决裂,甘愿落草为寇。

好汉们行走江湖,讲究的是一个义气,宋江此前冒着极大风险,私自给晁盖等人通风报信,如今他就要被杀头,他吃准了晁盖等人不得不来解救。

一旦被救下后,由众人抬着他上梁山,和他自己主动去投靠,其结局定然有天壤之别。

当然,为了达到目的,吃点皮肉之苦,自然算不了什么。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宋江所料,他如愿被众好汉解救,上了梁山,自此以后,他在梁山的地位无人能够动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