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塞万提斯:雷邦多的独臂人

战争洗礼下的西方文豪,塞万提斯惨遭截肢,海明威身上237块弹片

雷邦多海战爆发时,塞万提斯正发着高烧,躺在舰舱里昏迷不醒。但战斗一打响,他立刻清醒过来,挣扎着站起来,戴上头盔,拿起长剑和盾牌冲到了甲板上,向舰长请战。

舰长见他烧得满脸通红,命令他回舱休息。塞万提斯大声喊道:“我宁愿为上帝和国王作战而死,也不愿在舱里偷生而活!”话音未落,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敌人的战船已冲了过来。转瞬间,土耳其人就冲上了甲板。塞万提斯立刻和战友们迎向船舷,痛击敌人。击退了土耳其人后,他们的战舰又冲进中心战场,更残酷的浴血激战开始了。塞万提斯在奋力拼杀中,左臂不幸被子弹击中,他只用破布简单包扎后,又随着大部队冲上了敌舰。不料,又有两颗子弹几乎同时射中他的胸膛,他昏死了过去。

战斗结束后,塞万提斯被送进战时医院治疗,医院里只有简单的设施和几个医术不高明的医生。他胸口的两处枪伤几乎是自己愈合的。至于那条被击中的左臂,医生眼看着它一天天腐烂却一筹莫展,最后只得截肢。塞万提斯也由此获得了一个响亮的称号—“雷邦多的独臂人”。

二、海明威:被弹片打得像筛子

战争洗礼下的西方文豪,塞万提斯惨遭截肢,海明威身上237块弹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怀着要亲临战场感受战争的热切愿望,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一天夜里,他偷偷向敌军“单独宣战”,抓起一支步枪向德军的阵地猛射,枪声招来了敌人的还击。几个意大利士兵立即跃出战壕,想突进到敌军阵地前沿,消灭德军已暴露的火力点。但几十秒钟以后,便见数人中弹倒地。

海明威纵身冲上前去,想把受伤的士兵救回战壕。这时突然一声巨响,密如暴雨的弹片在他身边迸射开来。等他从昏迷中清醒过来时,他的附近已经躺了三具意大利士兵的尸体。海明威活动了下身子,发现自己安然无恙,便继续前进,他找到那个最先栽倒的士兵,把他往肩上一扛,向意军阵地回撤。才走了不到50米,敌人一阵机枪扫射,一颗子弹击中了他左腿的膝关节……

海明威身上共有237块弹片,身体被打得像筛子,居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他身上还有一些弹片至死未能取出。大战结束后,海明威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获得中尉军衔。

三、席勒:追寻自由的“逃兵”

战争洗礼下的西方文豪,塞万提斯惨遭截肢,海明威身上237块弹片

1773年,符腾堡公爵把14岁的席勒选入他的军事学校学法律,后来才同意他学医。这座军事学校曾被人称作“奴隶养成所”,管束极严,且与外界隔绝。席勒在这里度过了八年“青葱”岁月,为了缓解压抑,排遣孤独,他开始了文学创作。七年后,席勒从军校毕业,被分配到一个步兵团做军医。公爵命令他未经批准不得离开,甚至不允许他去看望住在附近的父母。席勒对自由更加充满了渴望,他于1780年创作的反抗封建暴政、充满狂飙突进精神的剧本《强盗》,正是他此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后来席勒偷偷跑到曼海姆国家剧院。剧院经理热情接待了他,并且承诺,只要他能摆脱军职,就聘请他为编剧。席勒回到军队,公爵极为恼火,关了他14天禁闭。谁知祸不单行,有人告发《强盗》里有一句台词涉嫌侵害瑞士一个州的名誉,为了不引发外交纠纷,公爵颁布禁令,不许席勒再写任何戏剧。

当年9月,俄罗斯的保罗亲王对斯图加特进行国事访问,席勒借此机会逃到了城外,正式迈上了追寻自由的文学之路。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仁钰琳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