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藻是明代一位著名女词人。她出生在商贾之家,却从小对诗词及文学感兴趣,很小就能写出很有才气的词句,当时的人都很惊叹她的天赋才华。都知道伤仲永的故事,可是吴藻年幼就显示出才华,长大后却没有荒废。虽然家庭是江南常见的商贾之家,可是父母却没有限制她想要读书的愿望,即使身为女子没有科举的可能,也是聘请名师来悉心教导。而吴藻对于文学也是痴迷,这时她的才气也慢慢传出去了。她也擅长谱曲。而曲子的流传度往往要高于词。于是就连市井乡间都开始流传了她的名字,都知道吴家有一位娘子擅长作词谱曲。

青年时期的吴藻是快乐自由的,父母并不局限她读书。更加上因为是商贾家庭所以没有太多的教条,所以她其实做了很多荒唐事。比如她经常着男装去酒楼和同好吟诗作对,好不快活。想到那是明朝,整个社会对于女性是十分压制的,礼制教化正是十分严重的。可是得益于她的商贾家庭出身,以及她本身十分胆大妄为。所以作为未婚的女子却混迹于一堆男子中间,其实是很荒诞的。

不过吴藻这样做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学习,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她似乎找不到伙伴了,世俗对男女关系十分敏感。而和她同样年龄的女孩,她能接触到的都是和她同样家庭出身的,这些女孩的家里往往不是很重视文化教育,吴藻想要找到人一起交流诗词,却找不到能听懂她说的话的,确实十分苦恼。

当时的社会除了十分重视男女大防,对于社会阶层也是十分严苛。士农工商,即使商贾再有钱,文人也是不屑与之为伍的。若是官家小姐,吴藻更是没有接触的机会。于是吴藻唯一想到的应对方案就是男装来伪造自己是个读书人。这种伪装对吴藻很简单。因为她本身就才华横溢,一般人用学问根本难不倒她。即使女人的身份被对方看出来,对方一般也不会说破,因为当时的社会确实有一群闺秀女子扮作男装以期行事方便。更何况吴藻的才气一直会让和她接触过的人心悦诚服,想要和她继续探讨,这时候揭穿她岂不是自讨没趣。

于是这样行事的吴藻结交了许多知己好友,可惜快乐的时间很短暂。她很快22岁了。在古代尤其是明朝,她算是大龄未婚女子了。这一切源于家人对她的宠爱,她不想那么早成家,家里人从小宠着她,也不想要她离家,于是就这样留着她一直留到22岁。其实自从吴藻成人以后,求亲的队伍就络绎不绝,因为她姿容绮丽,远负盛名。再加上她才气盛然。当时整个上层社会还是很推崇文化的。如果说家中的妻子有学识,不仅是面上有光,这样的妻子往往治家很有一套,对于后代子孙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视的,还能改善后代基因。更何况吴藻不仅是有文化,她是远近知名的才女一下子求亲的人就络绎不绝了。

可是吴藻还是看不上这些商人,因为当时结亲讲究门当户对,即使吴家算是江南的高门大户,家财万贯,结亲的对象也只能是商贾之家。吴藻嫌弃这些人一身铜臭,不懂诗词风情。最后好不容易答应嫁给同城的丝绸商黄家。

她的丈夫在成婚后对她百依百顺。虽然吴藻很快识破了他的伪装。在结亲之前竟然骗她说新郎有文化懂诗文,可是后来她拿自己的词来考察他,竟然一问三不知,这让吴藻很郁闷。不过人心总是能够捂暖的,尤其是她的丈夫真的是十分宠她,她想要去外面抛头露面,也马上答应,即使外面的人说三道四,说吴藻不恪守妇则,不经营家庭,他反而帮她辩解。

吴藻嫌弃女装太束缚,男装出行和陌生男子谈笑,他也不在意,只是相信吴藻。当时的吴藻一心只沉浸在和文人相交的畅意中,欣然于自己的诗词得到大家的认可,却没有在乎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的丈夫。那时的吴藻确实如鱼得水,甚至和青楼的妓子结交,男装竟也没有被识破,反而收获芳心无数,这算是她当时自由生活的写照

可是随着她丈夫的突然病逝,这样的时光截然而止。那个无比纵容吴藻的男人离开了。在这个大家族里再也没有人能够给她庇护了,在守丧的那段时间,她开始回忆起他的好来,无比悔恨自己当时没有在乎他,于是潜心修习佛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