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对历史有重大贡献的太监。

一个是下西洋的郑和,另外一个便是造纸的蔡伦。

蔡伦的名字非常响亮,因为他是和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美国权威著作《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列为第七位,仅次于中国的孔子,远在秦始皇之前。

仔细审视流传下来的蔡伦那张唯一的画像,你会发现此公面白无须。

是的,他是一个宦官,而这个宦官的一生也是令人唏嘘。

蔡伦出身于东汉初年一个从事冶铸的铁匠世家。

历史并没有描述蔡伦的家境到底如何,他之所以进宫当太监到底是因为家境贫穷还是别的原因,我们不知道。

今天我们讲到那些罪无可恕的强奸犯,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把他拉出去化学阉割!”

但其实,化学阉割的过程并不是很痛苦,主要是利用注射或口服抗睾丸酮药物,以降低被阉者本身的睾丸酮(也就是男性荷尔蒙)的产生,从而使其失去性欲和性能力。

而古代,让一个男人变成太监,用的是“物理阉割”。

一般来说,物理阉割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绳系法”,就是在男童幼小时,用一根麻绳从生殖器的“睾丸”根部系死,既不影响溺尿,却阻碍了生殖器的正常发育。久而久之,男童的生殖器便会失去功能。

但显然,蔡伦不属于这种情况,因为他入宫当太监时已经十五岁了。也有人说,蔡伦是在18岁以后,由地方官员推荐才进皇宫做了宦官。

他遭受的应该是“割除法”。

古代对男人实施阉割的步骤大致是这样的:

先将被施刑的人脱光衣服置于特制的案板上,呈大字形,用绳索固定双手,在腰部垫以衣服之类的软物,再将双脚以绳索牵绑到两侧的柱子上,位置比头部高,使臀部悬空。

手术时,先是用白布或绷带把被阉割者的下腹部和大腿上部紧紧绑牢,然后用辣椒水洗涤将要手术的部位。阉割用的手术刀是一种类似镰刀的弯刀,刀锋很锋利。刀子匠会一手捏紧被手术人的阴茎与阴囊,另一只手用刀猛然将阴茎和阴囊从根部切下。

只是眨眼之间的工夫,标志男人的宝物就与被阉人的肉体分离了。接下来,会有一根白蜡针插入男人的尿道,然后再用绳子拴紧。伤口处用一种浸过冷水的纸覆盖,然后小心地包扎好。

据说被阉的人,经过这一系列的程序后,还不能马上卧床,必须由人搀扶着在屋子里走上两三个小时才能卧床。手术后三天,必须滴水不进。三天过后,拔掉白蜡针,尿喷涌而出,即阉割成功。

被阉割的男人,生理上会产生一系列变化:不长胡须、不长喉结、声音变细、性格变温和、阴茎不再勃起。这种人既不能对女人构成性威胁,又更容易使唤。

纵然是在今天看来,“做太监”也是一种有辱自我尊严和祖先门楣的选择。很多人讲起蔡伦入宫当太监的事儿,总认为他是被逼的,但这或许是一种自主选择也未可知。

蔡伦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非常善于察言观色。

入宫不到一年,他就当上了“小黄门”,专门侍奉皇帝及其家族。

很快,他升官了,当上了黄门侍郎,主管公文的传达工作。

官不大,但却离皇帝近,可以经常跟皇宫贵族和王公大臣接触。

正是在这个时候,蔡伦得到了窦皇后的赏识。窦皇后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窦融是东汉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当时,窦皇后久嗣不孕,对生出来儿子且儿子被立为太子的宋贵人、梁贵人产生了嫉妒之心。

宫斗戏开始上演,蔡伦则成为了帮凶。

窦皇后先指使蔡伦诬陷太子刘庆的母亲宋贵人“挟邪媚道”,最后宋贵人屈打成招,服毒自杀,窦皇后便将太子废为清河王。

历史上就记载了这么一笔,但如果我们深究细节,可能便会“细思极恐”。也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的安排、设计、博弈,窦皇后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窦皇后弄死了宋贵人、贬黜了原太子之后,又指使人诬陷梁贵人,夺了她的亲生儿子刘肇当养子,并让刘肇当了太子。

不久,皇帝去世,10岁的刘肇登基,他就是历史上的汉和帝,窦皇后则成了掌权的窦太后。

作为大功臣,蔡伦一步登天,被提拔为中常侍,伴随皇帝左右。

而这时候,蔡伦还不到三十岁。

窦太后垂帘听政十年后就挂了,一直做惯了傀儡的汉和帝本就对窦氏集团非常反感,也早就想收拾窦氏集团的羽翼了。

很多人被收拾了,唯独蔡伦稳坐钓鱼台,因为这时的他,已经取得了汉和帝的信任,还抱上了新皇后的大腿。

新皇后名叫邓绥。

邓绥的名字相信大家都听过,她是个了不起的皇后。她从小心思机敏,不爱女红爱看书,长得又很漂亮。

刚入宫时,她只是一个贵人,但她很快赢得了汉和帝的青睐,并很快取皇后而代之。在这个过程中,蔡伦也出了不少力,所以邓皇后上位后,也很是看重蔡伦。

邓绥跟窦皇后完全不是一种风格的人,她担心汉和帝多次失去皇子之后,恐怕再无子嗣,竟主动多次选拔美女进宫,让皇帝宠幸。邓绥在宫中混得如鱼得水,蔡伦也就有了保护伞,不会受威胁。

汉和帝比较命短,不到三十岁就死掉了,邓绥就成为了掌权的邓太后。

蔡伦审时度势,竭力讨好这个新主子。

新主子是个才女,喜欢吟诗作赋、舞文弄墨,但同时又崇尚节约、不喜奢华。

邓太后写字、画画或者发行什么书籍,需要大量的纸张,但当时的造纸水平很低。

重量轻的,比如丝绢、布匹之类的,成本高;成本低的竹简、树皮之类的材料,又很笨重。

蔡伦看到这一点之后,怀着讨好主子换取自己的仕途的精神,开始专攻造纸术。

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一件事情只要沉下心来去做,便真能想出办法来。经过无数次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一种全新的造纸方法:利用树皮、破布、麻头、渔网等原料精心制造出了植物纤维纸。

一时间,蔡伦名满天下,受到皇后的特别嘉奖,造纸术也因此在东汉全境得以推广,造福了全人类。

邓绥当上太后两年,就失去了亲生的唯一的儿子。

她只好从皇族中挑选一个人来继承皇位,最终,13岁的皇侄刘祜成功当选。

刘祜就是汉安帝,是窦皇后当年贬黜的太子刘庆(后来的清河王)的儿子。

刘祜即位之初,邓绥一直把持朝政,因此,蔡伦一直得到重用。

他被封侯,还有封地,这在太监中已经算是混得非常好的了。封侯后不久,他又成为了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

这个官衔听起来不大,但任何人都不敢小瞧,满朝文武想要见到掌权者都要先经他传报。

蔡伦,也走到了人生顶峰。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公元 121年,邓太后死了,蔡伦的靠山倒了。

已经长大成人的刘祜,当然不能放过蔡伦这个当年参与废掉自己亲爹、害死了自己亲奶奶的太监,于是,蔡伦提心吊胆的日子开始了。

蔡伦觉得与其坐以待毙,受辱而死,还不如自行了断。

于是,在邓太后死后没多久,蔡伦就在京都洛阳自尽了,享年约六十岁。

史书里说他临死前“沐浴整衣冠”,自尽方式是饮药而死。

我们无法得知,蔡伦临死之前到底在想什么。是感慨当年为何不斩草除根?还是哀叹自己这一生身陷权力的漩涡,身不由己为权力摆布?

蔡伦是一个宦官,对他而言,或许登上权力顶峰才是最大的追求,可他被后世记住的身份,却是一个发明家。

搞发明,蔡伦的确是一把能手。

汉和帝小的时候,蔡伦受窦皇后之托,经常陪伴在他左右(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另外一种监视)。汉和帝练习剑法的时候,不巧把天子剑弄断,随后发怒说要惩罚铸剑之人,蔡伦自告奋勇说他去督造。

于是,蔡伦发挥了“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钻研铸剑之术。

他先是饱读群书,随后又去皇家作坊查看制作流程,不远几百里跑去找有名的工匠学习铸剑之术,甚至亲自上阵学习淬火技巧。

蔡伦从中得知要铸造一把上乘之剑淬火的过程十分重要。

终于,蔡伦督造出了一把锋利的天子剑,汉和帝见状大喜,想升蔡伦的官,但蔡伦推辞不受,说这是自己分内之事,使得汉和帝对他极为赞赏。

而后,蔡伦又用这种方法督造了杯盏等皇家御用器物,全都非常坚固耐用。

你说他是不是一个天生的发明家?

如果你让他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而不是为讨好、巴结上级做这些事,恐怕他没法这么积极。

蔡伦的所有发明中,最伟大的还是造纸。

造纸术发明以前,人类虽然也有甲骨、竹简、羊皮、绢帛等可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材质要么坚硬,要么笨重,要么价格昂贵,都不是理想的材料。

蔡伦之前的古代文献中所提到的“纸”,也不符合蔡伦所发明和改进的纸张的特征。

蔡伦造纸的方法,在今天看来很稀松平常,但在当时,却几乎可以说是只有神才能想得到的方法了。

经过无数次的调研、试验、改进、冥思苦想,蔡伦终于想到了一个造纸法:他先让工匠们把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或者蒸煮。

大水池里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

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压平、晒干,就变成了纸。

蔡伦发明的纸张,虽然不如现在的纸那样细腻,但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直接改变了人类历史。

▲蔡伦发明的纸可能是这样子的

造纸术的发明,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纸张终于以一种新的姿态进入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并逐步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以后又传布到世界各地。

有人甚至说,其他的发明都是与科学技术发展到了那个阶段所以自然而然会产生的结果,而造纸术的发明却是划时代的、超前的。很多国家的人甚至在看到中国造的纸以后,都不知道怎样才能造出纸来。

造纸术发明后,首先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随后传播到了东南亚,接着,它像蜗牛似地传播到东亚、北非,用了将近一千年,然后又再经过了400年才传遍了欧洲,直到1694年才传入美国。

也就是说,在中国的造纸术没有传播到这些国家之前,他们居然没有人发明“纸”这个玩意儿。

了解到这一点后,你不觉得蔡伦很牛逼么?

今天的我们讲起蔡伦的生平,总替他感到惋惜。

也许你会说,蔡伦的确非常聪明,如果他把这种聪明劲儿都用在发明上,也许中国就了不得了。

也许你也不免想问:他本该是一个发明家,何以非要去沾惹权力?

可是,若不是蔡伦对权力有野心,他又哪里来的动力去搞发明?

而且,若不是蔡伦身处皇宫,离权力中心近,或许也就没法调动那么多的资源为自己的发明工作服务。

你看,有时候,权力也是搞发明的春药。

纵然蔡伦一次又一次地攀龙附凤,我也很难对他生出鄙视之心。大概是因为到了中年,我开始觉得:一个人的命运其实并不完全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只要我们身处江湖,就注定会被一些看不到的力量牵制,任何人无法独善其身。

如果不拼力往上爬,或许只会成为一个普通的太监,被淹没在历史尘埃中。他拼命往上爬,最后被权力反噬,最终选择了自杀,这叫“愿赌服输”。

只是,他给人类留下了最宝贵的遗产,却永远不会被忘记。到了21世纪,依然有媒体、专家发表言论称“蔡伦的造纸术,可与把人送上月球的探索相提并论。”

月球背面有三个撞击坑,其中一个就是以“蔡伦”来命名的。

任何一个发明都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的实验之上的,造纸术也不例外。

为了搞发明,蔡伦“每至休沐(休息日),辄闭门绝宾客,暴体田野”,一想到他埋头研究、探索新发明的样子,我还是会对这个两千年前的古人肃然起敬。

权力角斗场充满了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身处其中实在太辛苦,而蔡伦在潜心搞发明那一刻,内心至少是欢愉的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