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抄袭者:我的东西,请不要“用”得这么随心所欲

这是近期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篇文章,文章反映的是4月20日、广东省部分参战老兵在龙州烈士陵园祭奠英烈的相关情况。文章一经推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自然,获得好评无数也就成为了必然。

然而,就是这样一篇影响很大的文章还是摆脱不了被“盗”的命运,它被偷窃了。

致抄袭者:我的东西,请不要“用”得这么随心所欲

文章发表后的第三天,即有公众号进行了转载,或者可以准确地说,是抄袭、剽窃,是一种严重的强盗行为。

4月24日,就在文章发表的第四天,一位参战老兵发了条链接给我,说她很气愤。

为什么会气愤呢?我们看到,盗走它的人对文章改了头、换了个面,只简单地脱掉了外面的衣服,就让它赤膊上阵。

致抄袭者:我的东西,请不要“用”得这么随心所欲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公众号里所发表的文章,除了重新改换标题,除此,所有内容完全一样,甚至于,就连选用的音乐都完全一致,但是,文章作者却不是我。

如此明目张胆的偷窃怎能让人不气愤?

“我的文章被抄袭和剽窃的情况很严重。”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如此坦言。“我这里就好像个原创基地,许多文章发出去以后,第一时间就被人偷走了。”也一直如此无奈。

致抄袭者:我的东西,请不要“用”得这么随心所欲

这话一点都不夸张。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深受抄袭和剽窃的苦与累,因为我的许多文章在发表之后,转眼之间就到了各大平台和公众号的帐号里。

自然,文章能够引起关注是好事,能够被许多人转载也是对我的一种肯定,至少可以说明一点,我的文章一定是有内容、有感动、有水平的。但是,转载也要有正常的方式,至少要让我感到欣慰和值得。通常,所有文章被转走之后会遭遇到这样的命运:有良心一点的还好,虽然在我毫不知情、也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好歹还附上了我的名字,变身成了他自己的原创作品;而某些公众号就完全显得无良,因为他们甚至于根本就不在乎我的存在与否,直接取消了我的名字,改换一个标题,然后原文原样发表,这样一来,我经过吃苦受累熬夜才写出来的文章,一转眼就成了别人的创作果实。如此赤裸裸地无耻和伤害。

致抄袭者:我的东西,请不要“用”得这么随心所欲

文学创作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需要忍别人忍受不了的寂寞、体味别人体味不了的甘苦,最终才能破茧成蝶、收获那份最动心的美丽。

2018年3月6日,一个在新中国优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人物-烈士赵占英的妈妈、赵斗兰老人去世。为了做好相关报道,我在3月5日时赶到嵩明。当晚,我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连夜赶出了那篇最著名的文章:妈妈,我在天堂的路口等着您!文章发出去时已是3月6日的凌晨4点,至天亮时,这篇文章已在网络形成了狂轰滥炸之势,可是,就是在这样的狂轰滥炸中,究竟又有多少人良心发现、附上了我的名字呢?“已经是常态了,每当我打开手机时,满屏都是我的文章,而作者却不是我。”这就是我最大的痛心与无语。

致抄袭者:我的东西,请不要“用”得这么随心所欲

面对毫无廉耻的抄袭和剽窃,也不断地有网友给出建议,让我必须毫不留情地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投诉和举报。然而,这么多年以来,我却一直在忍耐中克制着自己。“都是为了宣传老山精神,只要能够举全网之力,做好宣传老山、宣传老山精神这个事,我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多年以来,我一直这样给出答案和回复,可是……

致抄袭者:我的东西,请不要“用”得这么随心所欲

可是,有时候仔细想想,在我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尝够了如此多的辛苦之后,难道,你在转载的时候加上我的名字就很难吗?真的很难吗?

其实我的要求不高,我是一个没有欲望的人。

别人的东西我从来不想要,我自己的东西,你拿去用的时候也请三思和掂量。

其实很多时候,我也只是需要得到一些理所应当的尊重,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