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许多历史人物会因后世的

一些娱乐化塑造而更为人所知

唐僧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前有《西游记》

后有《大话西游》

那个优柔寡断还碎碎念的唐僧

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

但其实

汲汲取经的唐僧

比碎碎念经的唐僧

更可爱哦~

首先有一个问题,我们总是“唐僧唐僧”地叫,这唐僧他究竟叫啥名?

本名:陈祎

法名:玄奘

尊号:三藏法师

那“唐僧”是个什么名?

嗯只是一个后世的俗称而已。

西行之前

足不出两都

玄奘大概在十一岁(具体年岁学界仍有争议)那年进入洛阳净土寺学佛,成为了一名少年行者,开始学习佛教经典。

两年后他正式出家为僧,得到了他的法名:玄奘。在洛阳的净土寺他一直呆到十九岁那年,才与其兄长转往长安。

他们在长安呆的时间不长,因为隋末中原兵慌马乱,他与兄长又追随当时的许多名僧,离开长安,前往还算平静的蜀地。

成名在蜀地

在成都的日子里,他四处求师学佛经,后来与其兄同入成都的空慧寺,继续钻研佛学。

在蜀地的四五年间,他声名渐起。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做一个好学boy,偶尔也去其他寺院开讲佛经,是一名学生的同时,也开始做起了别人的老师。闲暇时还和朋友们泛舟三峡。

东去又北上

二十五岁那年,他取道荆州,沿江东下游历扬州、吴郡、会稽,后又北上赵州,问学讲学。

二十七岁那年,他依然是一个好学boy,重返长安,师从印度名僧波颇。

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印度佛法的奥妙,因此坚定要西行求学取经的念头。

西行之途

重回长安的第二年,好学boy玄奘的人生重头戏就要开启了。

时在唐代贞观初年,玄奘终于开始了他的西天取经之旅。

西出阳关,偷渡边城

有一句台词大家一定很熟悉:

八十一难也摧毁不了他的最强人设

事实上,当时国政初开,实行“禁边令”,要拿到出境的通行证是很难的。唐僧混在一群被特赦准许四处就食的难民中,才得以走到边城。

然而他来到凉州后,就暴露了。

好在当地法师伸出了援手,偷偷将他送出凉州,继续往西,来到瓜州,前方迎接他的,是宽阔难渡的葫芦河和西出必经的玉门关。

八十一难也摧毁不了他的最强人设

为躲避玉门关的关卡盘查,他必须绕行沙漠,穿行盐渍地。

而就在去取水的过程中,他还是被擒了。

巧的是,玉门关的守将是一名敦煌来的佛教徒,玄奘告诉他:

必欲拘留,任即刑罚,

玄奘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

这位虔诚的守将深为感动,不止放行,还亲自指路,就这样,千辛万苦之下,玄奘西出阳关,成功出境。

身临绝境,诸国历险

出了玉门关,迎接他的是著名又骇人的莫贺延碛。

八十一难也摧毁不了他的最强人设

莫贺延碛

常见于古代记载中的大沙漠,位于罗布泊与玉门关之间,古书记载“长八百里,古曰沙河,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气候极其干旱,年降水量低于30毫米,自然条件恶劣,《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夜则妖魑举火,灿若繁星;昼则劣风拥沙,散如时雨。”又名“碛西”、“沙河”,现称“哈顺戈壁”。

玄奘如有神助,他的马带他找到了水草丰美之处,从这一片险境中脱身而出。

八十一难也摧毁不了他的最强人设

走出艰险的莫贺延碛后,玄奘开始了在西域诸国间的历险。

他首先来到了伊吾(今新疆哈密),国王待之以礼。

但唐僧人在伊吾的消息很快为旁边的高昌国所知,抵不过高昌国王的盛情邀请,玄奘奔波六天,来到了白力城(一说在今新疆鄯善)。国王麹文泰软硬兼施,想留玄奘在其国,唐僧却说:

只可骨被王留,识神未必留也。

说白了:

八十一难也摧毁不了他的最强人设

麴文泰无奈之下,请求与唐僧结为兄弟,并为其写下数十封书信并准备了大量物资,分别给西行路上其他国王,以求唐僧能顺利通行。

离开高昌后,唐僧先后经过阿耆尼国(在今新疆焉耆)、龟兹(在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在龟兹,他停留了两个多月。

离开龟兹后,他来到了凌山脚下。

八十一难也摧毁不了他的最强人设

凌山

见于古代记载中的一座冰山,在葱岭的北麓。《大唐西域记》载其“山谷积雪,春夏含冻”、“经途险阻,寒风惨烈”。

从凌山出来,随行人员多有伤亡,而等待着他们的,是被称为“热海”、“咸海”的大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伊塞克湖)。

渡河已是不可能,唐僧只得绕湖走,克服了高温,他抵达了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境内)。

后又经过了几个小国,来到了飒秣建国(在其他史书中又称康国,在今撒马尔罕地区),他留下了关于这个地区的可贵记载:

异方宝货,多聚此国

机巧之技,特工诸国

周折几番,终入印度

玄奘继续往东南行走,他又遇到了一个大的险阻——“大雪山”

八十一难也摧毁不了他的最强人设

大雪山

指兴都库什山的某座山,一说即伊拉克斯奇山。《大唐西域记》中描述其为:“山谷高深,峰岩危险,风雪相继,盛夏合冻,积雪弥谷,蹊径难涉。”其险阻可见一斑。

翻越大雪山后,玄奘便来到了佛国圣地——梵衍那国(今阿富汗巴米扬城),这里有高大华贵的佛像和众多的寺庙。

八十一难也摧毁不了他的最强人设

最后,历尽千辛万苦的玄奘,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古代印度。

他先后抵达滥波国、那揭罗曷国。后来他又往东北走,进入了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内。游历一番后,他来到了重要的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受到了国王的热情接待,国王还特请名僧为其讲学。

唐僧好学boy 的人设屹立不倒。

后来他又往南走,听闻了关于东女国的故事,记录在《大唐西域记》中:

东西长,南北狭,东女国也。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夫亦为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田种而已。

这大概就是《西游记》中女儿国的灵感来源。

后来他们顺着恒河往下,却遭遇了强盗。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突然“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流涌动,船舫飘覆”。

这熟悉的场景,莫非是,妖怪来了?

此处应有

八十一难也摧毁不了他的最强人设八十一难也摧毁不了他的最强人设

结局是强盗们被眼前景象震惊,放下屠刀,纷纷逃窜。

这段记载出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真假莫辨啦~

大难之后,玄奘马不停蹄继续追随佛迹前行,他来到了室罗伐悉底国,在汉语中常被称为“舍卫城”,传说中释迦牟尼在此生活过二十几年。

我们的好学boy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此圣地瞻仰古迹。

之后他又一路游历、学习,终于抵达了那烂陀寺。

八十一难也摧毁不了他的最强人设

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是印度古代的最高学府,这里藏经量丰富,大师云集。而玄奘到达时正处于它的全盛时期。此寺毁于13世纪初的战火之中。

好学Boy 终于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学府,很快他便成为了这里的学生,并且由于他的学识较高,受到了很高的待遇。

在这里学习五年后,玄奘没有马上回国,而是南巡印度。

所以在印度,他不仅学习、讲学、与各派人士辩经论道,还几乎走遍了这个国家的每个地方。

东归之路

该学的学了,该看的也看了,想要的经书也都有了,玄奘决定启程回国。

由于在印度获得了很大的名望,玄奘归国之路有了更多帮助。贞观十八年(644),他回到了于阗(今新疆和田),听闻麴文泰已去世,他便没有取道高昌,而直接从于阗走天山南路,经由沙洲(今敦煌),回到长安。

带回的,是六百余部佛经和百余颗舍利。

他的下半生,便致力于整理、翻译这些佛经,讲学著述,传道授业。

终其一生,有一个屹立不倒的东西,那就是就是他贯穿始终的:

好学BOY 人设

很多僧人靠念经维持这个人设,而他靠的是念经、取经、译经、授经......

八十一难也摧毁不了他的最强人设

话题

你眼中的唐僧是个什么样子?

- END -

图自:123rf、网络

编辑 /Sue

别错过

八十一难也摧毁不了他的最强人设

航拍中国秋色|我不叫“Garden”

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

get ,地理老师的经典技能

独库,从北到南走一趟,是多少人的终极梦想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dili360)

八十一难也摧毁不了他的最强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