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电影,定义圈子的是什么?

中国是个大市场,有极大的想象力,所以也不赖影视公司没创意,扎堆儿做翻拍,谁都想复制经典影片的圈钱法则。

但问题是,中国这个市场也足够复杂。所以“专为青春打造”的电影其实完全找不到落脚,虽说票房成绩甚佳,但核心内容专注在小时代,疼的只是观众,而不管整个行业的闲事。

当然,这跟消费者并无太大的关系。主要是由于社交时代下热点的影响,降低了获取电影信息的难度,也解放了票房的发展方向。

所以,倒回去看过去一段时间一度表现不错《江湖儿女》、《狗十三》、《暴裂无声》,无不适将落脚点放在“内容认同”上。

但很遗憾的是,这些影片票房确不佳。

但很可喜的是,这些影片价值却有在。

试想,开心麻花带来的喜剧电影,打败了周星驰吗?票房确实能体现一些外核的东西,但掌握不住的还是观众的内心。一场喜剧沦为闹剧的表现就在于,周星驰的电影可以回味无穷,但开心麻花的不行,只能解救人们一次的不愉快或更愉快。

当然,打败开心麻花的,也不会是下一个开心麻花。

他们所折射的主要方向在于小时代人群,只在乎自己的悲喜欢声,既不垂直,亦无须为言论负责。因为“脱粉”,就可以上微博热搜的当下,明星也不必害怕,出品方也不必多虑。

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往轻了说,就像曾经的无秘,影视市场早起还是有片丰收的瓜田,最后却成了造谣攻击的温床。而往严重了,电影配合社交,想象空间不可谓不打。而最难堪的问题在于那个影视圈最经典的问题“题材已经没办法超越了怎么办?”

但其实,题材影响不了票房,把握住的只是年轻观众的市场。拿青春题材来说,真的有那么好做吗?《后来的我们》和《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堪称老生常谈的影片对比,不变的是主创人员都很有流量,变的是观众看电影的心情。

说好做,很好做。说不好做,也挺难的。对新的青春题材而言,实现起来仅仅是在内容上加一个触发点而已,背后则是覆盖的是亿级的电影人群。

换言之,电影也需要交流场景,这意味着青春题材有着天然优势。当然,每种电影都有戏,分给认同的人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