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15日,继“两航”在香港起义后,中国香港招商局和“成功”、“海厦”、“鸿章”、“邓铿”等13艘轮船同时宣布起义,投向新中国的怀抱,这一壮举震惊中外。中共中央迅速作出决策:尽一切努力保护人民财产,将所有起义船只开往广州。台湾当局则说:将投共的船全部弄到台湾,弄不回来就把船炸沉。一场战斗就此展开。

为争取13艘起义船只早日返回祖国,中共派董华民以中国招商总局代表身份赴香港主持工作。1950年1月18日,董华民和招商总局总船长黄慕忠、总轮机长应之芳一行由上海抵达广州。此前,叶剑英已接到周恩来的指示,正在密切注视并支持起义船员的护产斗争。叶剑英很快接见了董华民,叮嘱他赴香港后要与当地进步工会组织取得联系,依靠团结广大起义群众,巩固起义的胜利。

1月21日,董华民等进入香港,与香港招商局汤传篪、陈天骏两位经理见面,询问起义船员是否存在顾虑。汤、陈提出:船员对祖国大陆解放后的情况不了解,加上国民党特务和从内地逃到香港的官僚、买办的反动宣传,一些人的态度不是很坚定。董华民认为:只要用党的政策和事实说话,就会消除船员的顾虑。

董华民抵达香港后发现,码头与船舶管理濒于瘫痪,秩序混乱。国民党特务一面策划杀害董华民,一面收买几个船员伺机挑起事端后劫船。董华民的处理是:当即决定召开大会,与广大船员见面。在会上,他反复宣讲中共的政策,揭穿敌人的谣言。散会后,他又与起义骨干谈心,交待做群众思想工作的方法。经过一系列思想教育工作,逐步稳定了起义船员的情绪。董华民又组织两批船员与家属返回上海参观。他们回到故土,亲眼看见解放军秋毫无犯,对待百姓亲如家人;社会安定,物价趋于稳定;许多失业的亲友有了工作,安居乐业……这一切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香港,他们逢人便说,完全打消了顾虑,提高了护产的积极性。

1950年2月27日夜晚,国民党特务机关趁起义船员在“海厦”轮欢度春节聚餐酣酒之际,准备武装劫持董华民,迫使“海厦”轮开往台湾,隐藏在“海厦”的特务将武器带进船,藏在大副卧室写字台下。但被进步船员发现了特务的密谋。董华民得知此事,果断抽调别的船的进步船员到“海厦”轮来,增加纠察力量,日夜24小时巡查。然后从香港赶到广州,找到了陆俊超。董华民对陆俊超说:“派你带一批人上这条船,配合王俊山船长,护产、开航,把船开到广州。”陆俊超当天就带领5名进步船员出发。

陆俊超在抗战胜利后进入招商局轮船公司,1949年7月调到“中106”轮担任二副,年仅22岁。为了避免“中106”轮被国民党军队征用,陆俊超配合船长,以修船为名将船开进香港。此后他们又多次找理由拖延,抗拒开赴台湾的命令,终于让船加入了13艘轮船的起义队伍。

陆俊超此次临危受命,带领同伴从广州赶往香港。当时过英国海关要有英方签发的证件,否则不能进港。陆俊超吩咐伙伴们一律化装成西装革履的绅士模样,用流利的英语说“自己是香港人”,最终得以顺利过关。

一行人来到“海厦”轮后,组织纠察队员手持铁棒,严阵以待。特务头目被死死盯住,连大小便都有人跟着,动弹不得,劫人劫船的阴谋就此告吹。

劫持“海厦”轮落空,国民党特务把毒手伸向“邓铿”轮。该轮船长刘维英新婚不久,住在香港一家公寓。国民党分子、业务主任江雍禧见船长很少到船上来,便煽动部分船员逼大副把泊在水上锚地的“邓铿”轮开到台湾去,被夏文丞挫败。但刘船长怕再出意外,找陆俊超帮忙。陆俊超又上了“邓铿”轮。他全力支持船长等人形成的护产斗争核心,与追随江雍禧的生火船员忻某等对峙。一天,两个国民党“黄色工会”分子,进行策反活动。陆俊超发现后,大声对船员们说:“有人上船搞破坏活动,把他们押到警署去!”不容对方狡辩,船员们蜂拥而上,连推带拉,把两个家伙押下船去。在西营盘警署,陆俊超用英语对警方说:这两个陌生人今天混到我们船上“企图行窃”,触犯了“破坏治安罪”。那两人不懂英语,干瞪眼看着陆俊超,一句话也说不出。警方将他们扣押,狠狠“教训”了一顿。那两人吃了苦头,从此再不敢到“邓铿”轮捣乱了。

在中国香港招商局和13艘轮船宣布起义不久,美国宣称要收回1947年至1948年出售给国民党政府的42艘轮船,其中有“成功”、“鸿章”、“林森”、“教仁”、“蔡锷”、“邓铿”等6艘在香港起义的船舶。就在开展护产斗争之时,美国勾结港英政府,强行征用“两航”起义的飞机。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董华民与香港招商局汤传篪、陈天骏两位经理商量后,派“成功”轮张大副送信到广州,向南海舰队司令员曾生求援。曾生早已得到叶剑英有关支持起义海员正义斗争的指示。曾生读了董华民的亲笔信,当即抽调13名粤籍战士,随张大副前往香港。一行人乔装打扮,携枪涉水,来到港岛北岸干诺道香港招商局大楼。董华民向每条船各派一名战士,指导船员练习射击,做好对抗武装劫船的准备。1950年6月,朝鲜半岛局势瞬时起了变化。台湾当局趁机与香港政府密谋,策划公开劫持起义船只。此时我解放军已占领南海许多岛屿,打通了香港至广州的航线。经中央同意,董华民与香港招商局领导商定:尽早将所有起义船只开赴广州。

7月23日,“民302”轮起义船员率先将船驶抵羊城,受到广州海运局的热烈欢迎。不久,香港招商局举行庆祝活动,向首航广州的起义船员颁发了慰问品和奖金。这些成果更加激励了在港的广大船员。对此,台湾特务们向未离港的船员们许愿:只要退出起义,愿意到别的船上干,每个人月工资可提高到1200港元,然而没有一个起义船员受骗。

9月16日,起义海员们驾驶“成功”、“鸿章”等六艘所谓“美债船”准备驶往广州。这时,“鸿章”轮水手长带领几名特务,公然缠住大副闹事,企图阻止起锚开航。其他船员蜂拥上前保护大副。双方正揪扯间,船舱锅炉里的水被另一名特务放干,造成“鸿章”轮当天无法开航。董华民等领导人闻讯,火速赶到现场,组织船员给锅炉降温灭火,接着检修炉壁管道。护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敌人也在进行破坏。董华民利用合法斗争的手段,以招商局名义聘请香港著名律师陈丕士出庭,代表中方控告蒋帮特务破坏船只正常航行的行径,终于迫使港英水上警察将被法庭传讯的水手长等闹事者强行拉走。“鸿章”轮船员们经过一夜苦干,在次日拂晓为降温后的锅炉重新灌水、点火,并于清晨5时拉响了起航的汽笛。

“海厦”轮于10月9日起航。特务们眼看劫船难成,偷偷地将早就暗藏在船上的一枚定时炸弹安放在船体右舷部位。当“海厦”轮驶至虎门附近水域,突然发生爆炸,所幸被炸而损坏的部位在船体右舷水线之上。面对爆炸,起义船员无一人动摇,坚持将船驶抵广州。事后查明,那枚定时炸弹是船上特务分子藏在饼干盒里,混过纠察岗哨带上船的。

1950年10月20日,“登禹”轮最后驶离香港,航行中遭到国民党军渔炮船的阻拦。起义船员毫不畏惧,勇敢地驾船全速向敌船撞去。国民党军怕渔炮船被撞沉,无可奈何地让出航道,眼睁睁看着“登禹”轮朝广州方向驶去。至此,在香港起义的13艘船全部返回祖国。1950年11月15日,周恩来发来贺电,嘉勉全体起义船员。

作者:金宝山 来源:人民政协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