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四川的“哥老会”、上海的“青帮”以及广东的“洪门”都成为孙中山与其同盟会兄弟拉拢的对象。当然,洪门、青帮、哥老会曾经都有天地会的成员在里面,其实都是相互融合的结果。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中国帮会的书籍,我发现每一本书对于“哥老会”的起源都不一样。我认为,出现多个版本,主要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帮会不止一个首领。在流传过程当中,就形成了错乱的情况。比如,某个舵主出自天地会去了湖广,后来被官军围剿,投靠了湖广某个帮会,而这个帮会也自称哥老会成员。由于不懂“哥老会”的起源,就把“天地会”的起源用来阐述哥老会的历史和起源。在长期的流传过程当中,就出现了起源不同的情况。关于“哥老会”的起源,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下,到底哪个一个更靠谱一点。

四川袍哥出自哥老会,哥老会到底起源何处?

哥老会忠义堂

1.哥老会起源于同治年间的湘勇

“哥老会”起源于乾隆年间,是日本人平山周(1870—1940)提出来的。平山周是日本派往中国的间谍,秘密深入民间调查中国的帮会情况,于是写成了《中国秘密社会史》一书。他在该书中就提到了“哥老会”的起源,大致如下。

“哥老会”称之为“哥弟会”,成立于乾隆年间。同治时期清政府利用湘勇平定太平天国以后,由于遣散了湘勇。很多乡勇没了生计,于是组成了社会团体,这就是哥老会的开始。

李鸿章的弟弟有一次从广东运了一百艘货物到北京,在经过湖南的时候被哥老会成员拦截,掠夺了八十多艘。自此,哥老会成为清政府眼中的盗匪。然而哥老会也旨在反清,严禁穷夺,侵扰良民。他们只打劫欺压百姓的乡绅富豪和不正的贪官污吏。

此外,洪门和青帮与哥老会都有联系,青帮(又称之为“安清帮”)开始是在长江支流做漕运工作。清政府将漕运改为海运后,很多青帮成员投靠了哥老会。大哥姓潘,在当时属于哥老会的大家族。所以,青帮成员,也成为哥老会的一个支派。这些人在外活动,以哥老会的名义活动。不过,哥老会将他们分为“黑帮”和“白帮”。

“黑帮”善于盗窃,很多都是无业游民,居无定所。而“白帮”组织严密,但是也做坑蒙拐骗的行当。在当时,“白帮”和“黑帮”都攀附于“哥老会”。但是“哥老会”常轻视这两个帮派,不让其加入帮会。如果“黑帮”与“白帮”在“哥老会”的地盘进行坑蒙拐骗,抓住必处罚金,重则处死。

哥老会最初活动于湖南、浙江及扬子江沿岸各省,他们与三合会差不多,都是反清复明的义士,并仇视洋人。公元1891年(光绪十七年),由于一个洋人倒卖军火生意,牵扯到了哥老会,造成了很大的轰动。参与军火买卖的人为关熙明与李丰。

李丰的父亲是李昭寿,曾是太平天国李秀成的部下,在安徽天长县作战时被清军围困投降了清朝。当时的钦差大臣胜保,上书朝廷,李昭寿被授予三品顶戴,赐名世忠。不过后来,被朝廷猜忌,被处以死刑。他的儿子李丰为了报父仇,就有了推翻满清政府的想法,于是投靠了哥老会。

李丰拿出六万两白银,让镇江的英国人弥逊购买军火。弥逊从香港购买军火到湖南,结果被清政府官吏查获,弥逊被严刑逼供,最终将李丰等人招了出来。弥逊后来被英国公使保释回上海,不久被清政府驱逐出国。驱逐弥逊不久,清政府便逮捕了李丰和关熙明,李丰在狱中自杀,关熙明被处以死刑,两人被枭首示众。

关熙明与李丰被处死以后,激怒了扬子江两岸的哥老会成员,很多洋人遭到波及,由于事态扩大。清政府遂将哥老会拉入了黑名单,将他们称之为暴民。哥老会被拉入黑名单后,清政府在湖南交界处逮捕了四名哥老会首领。处死了两人,另外两人在关押期间,被千余名哥老会成员,劫狱救出。官军不断的围剿,哥老会向四处逃跑,藏了起来。

1897年,张尧卿和李堃等接受孙中山之托,到扬子江沿岸召集哥老会首领进行了一场英雄会。1899年,哥老会七个舵主(李云彪、杨鸿钧、张尧卿、李堃山、何玉林、王金宝、刘家福)到香港与兴中会领袖及三合会领袖会晤,组织“兴汉会”,大家推举孙中山为首领,自此哥老会成为革命党主要力量之一。

四川袍哥出自哥老会,哥老会到底起源何处?

鹿鼎记

2.哥老会起源于四川的“啯噜”

1992年,日本学者酒井忠夫在《中国民众与秘密结社》中指出,哥老会源于四川的“啯噜”。什么是“啯噜”呢?酒井忠夫说,就是移民四川的流氓与当地的地痞混在一起而形成的恶棍集团。他们控制交通要道,奸邪掠夺,无所不为,扰乱了四川的农业和商业经济秩序。说白了,就是一群土匪。

哥老会的起源要追溯到明末清初,当时张献忠从湖南入四川,引进了大量的无赖、劳工和流民。成都被清朝围剿以后,这些人逃到山区,与当地的混混占山为王,因此成为“啯噜”的来源。

清朝从康熙年间大量向四川移民,到雍正时期移民结束。由于移民本身良莠不齐,一些富有一些贫穷,久而久之出现了贫富差距。到了乾隆年间,这种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很多无业游民。据说,乾隆时期,还有人向四川偷渡移民,除了有家人在四川的,四川不再接受移民。但是,一些地痞收取一定的钱财,暗中将移民引进四川,结果生活得不到保障,很多人就进入山区投靠了“啯噜”。

由于“啯噜”群体不断壮大,从“啯噜”群体当中又分为“红钱”与“黑线”两大类。清代学者邱仰文解释说:“黑线”主要是小偷、盗贼、骗子等。“红钱”则是集团性的会党组织,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家劫舍,杀人放火,从富人那里勒索钱财,凭武力霸占市场。两个群体,都分工明确,自称为“红钱兄弟”。通过“红”与“黑”的分析来看,“红线”有组织有规律与小偷小摸的“黑线”不同。所以,“红线”后来形成了民间帮会,就是“哥老会”的本宗。

“啯噜”是如何形成一个帮会的呢?据说,在康熙移民的时候,有大量的移民进入四川,然而其中有天地会的成员,这些人比较讲义气。所以,在雍正年间,“啯噜”成员开始效法天地会,歃血为盟,结拜兄弟。在乾隆时期,逐渐形成有组织的“哥老会”。

“啯噜”其实就是“哥老”的四川方言,如果是四川人大概知道怎么读,啯(guō)噜(lū)。至于,“哥老会”具体形成的年代,其实和日本人平山周在《中国秘密社会史》当中说的时间差不多,咸丰末年,同治初期就形成了。到光绪初期,已从长江流域推进到陕西和甘肃,19世纪中叶遍及华北。为什么在长江流域最盛行呢?因为,当时的的漕运主要通过长江流域运输,很多人通过打劫清政府的漕运而发家。到了光绪时期,青帮、盐枭等很有名气,不过后来清政府改海运,很多人失业。于是,混青帮的一些成员投靠了哥老会。所以,青帮与哥老会也是有联系的。

四川袍哥出自哥老会,哥老会到底起源何处?

青帮

3.“哥老会”来源于郑成功和三合会

民国学者刘师亮在《汉留史》中说,“哥老会”起源于郑成功。明朝灭亡以后,郑成功为了召集流亡在外的反清复明将士,于金台山“开山立堂,定名为金台山明远堂”结拜为兄弟,成为“汉留”。结拜人员的名单,记录在《金台山实录》当中。后来,台湾被清军攻陷,郑成功的孙子为了不让遗物落入清军之手,就将那些遗物装入铁匣子沉入海底。后来被一个善于泅渡的渔民捞了起来。

云南大理府郭永泰家里是做药材生意的,有一次跟其叔叔到厦门,小憩渔民家时,在米缸上面看见一本旧书,这本书就是《金台山实录》。郭永泰就用白银十两将其赎回,因此《金台山实录》称之为“海底”。郭永泰在道光二十八年开山立堂,《金台山实录》便成为其山堂组织的盟书。

光复会创始人陶成章在《教会源流考》说:“哥老会也,无非出自天地会,故皆号洪门,又曰洪家,别称洪帮。”按照陶成章的说法,哥老会、青帮、洪门都出自天地会,且首领都是源于郑成功。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太平天国灭亡时,李秀成等人被湘军围追堵截,见大势已去。为了左右清政府的军事力量,李秀成等人召集在福建和江西等地的洪门兄弟,向湘军投降,并予以引导。然后又将三合会的首领叫来,让其隐去名称,加入湘军,因三合会首领称之为“大哥”,于是“三合会”改名为“哥老会”。

四川袍哥出自哥老会,哥老会到底起源何处?

同盟会

4.出于革命的需要,“哥老会”源自于天地会!

“哥老会”与“青帮”、“洪门”并称为清末三大帮,其实,他们都是有渊源的。孙中山在推翻清政府之前,实力比较薄弱,根本不足以推翻清政府。当时,全国的民间帮会实力庞大,而孙中山本人也加入了洪门,他知道民间帮会的力量很大。

香港的洪门与青帮以及哥老会都有交集,出于政治需要,他们将三大帮会包装成一个团体。当然,洪门、青帮、哥老会曾经都有天地会的成员在里面,其实都是相互融合的结果。三大帮会之间,都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那就是反清。所以,四川的“哥老会”、上海的“青帮”以及广东的“洪门”都成为孙中山与其同盟会兄弟拉拢的对象。

清末最大的帮会,其实就是哥老会,而四川的哥老会成员,又被称之为“袍哥”。四川的袍哥,在保路运动时,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很多人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在中国历史上,“哥老会”绝对是反清的一股清流。无论,源自何处,他们都是由民间帮会共同融合的结果。可以说,天地会在解散以后,很多成员遍及全国各地。这些人自立门户或投靠其他山堂,以郑成功为祖师,在清朝末年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社会秘密组织,为推翻清政府也出了不少力。

平山周《中国秘密社会史》、酒井忠夫《中国民众与秘密结社》、蔡少卿《中国秘密社会概观》、且志宇《四川方言与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