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悄然而至,从农历的时节来看,意味着春天已经结束,开始进入夏季。防晒对于爱美的时尚达人来说,成了最重要的护肤功课,您对防晒霜了解吗,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霜,看清这些小知识,方便您进行选择。

什么是紫外线

紫外线(通常用UV表示)是日光中波长最短的一种光波,也是日光中对人体伤害的主要波段。其波长范围在200~400nm。根据其波长长短又可分为三个波段: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20~400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90~320nm;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00~290nm。

不同波段的紫外线由于透射能力不同,所以对皮肤的影响也不同:①UVA段波长最长,所以透射能力最强,其透射程度可达皮肤的真皮深处,具有透射力强、作用缓慢而持久的特点。短时间内可使皮肤出现黑化现象,被称为晒黑段。长期作用会损害皮肤的弹性组织,促进皱纹生成,使皮肤提前老化。②UVB透射程度不及UVA,只能透射到人体表皮层,在短时间内可使皮肤出现红斑、炎症等强烈的光损伤,被称为晒红段,它对皮肤的作用是迅速的,是导致皮肤急性晒伤的根源,会引起皮肤的光毒和光敏反应,是引起紫外线晒伤的主要波段。UVA和UVB照射过量,都会诱发皮肤癌变。③UVC透射力最弱,只到皮肤的角质层,且绝大部分被大气阻留,所以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危害。可见,紫外线对皮肤造成伤害的主要波段是UVA和UVB。

紫外线过度照射会伤害皮肤

过度的紫外线照射对皮肤所造成的伤害主要有日晒红斑、日晒黑化以及光致老化等。日晒红斑也称之为日光灼伤或紫外线红斑,它是由紫外线照射在局部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光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斑疹,轻者伴有皮肤红、肿、热、痛,重者则会出现水疱、脱皮反应等。UVB是导致皮肤日晒红斑的主要波段,由于日晒红斑发病较快,症状明显,所以能够被大多数人所重视。

日晒黑化是皮肤经紫外线过度照射后,在照射部位会出现弥漫性灰黑色素沉着,边界清晰,且无自觉症状。UVA是诱发皮肤黑化的主要因素,虽然日晒黑化无自觉症状,但产生的色素斑会影响皮肤的美观,所以对于爱美人士以及想要美白的人群来说,做好皮肤的防晒是必需的。

光致老化是指皮肤长期受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由于累积性损伤而导致的皮肤衰老或加速衰老的现象。UVA是光致老化的主要波段。UVA对皮肤的影响虽然是缓慢的,但具有累积性,并且其透射程度最深,能深达真皮内部,使真皮基质内起保水作用的透明质酸类物质加速降解,同时使弹力纤维与胶原纤维含量降低,部分弹力纤维出现增粗、分叉等现象,导致皮肤的弹性与紧实度下降,皮肤出现松弛和皱纹等提前衰老现象。而且光致老化的速度明显快于皮肤的自然老化,皱纹的深度也更明显,皮肤呈现粗糙肥厚状态。另外,由UVA照射产生的自由基,能够导致组成皮肤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生成过氧化脂质,最终形成脂褐素而沉积在皮肤内,累积到一定程度使皮肤暗沉,甚至产生老年斑。因此,做好皮肤的防晒工作是抗皮肤衰老的必备条件。

皮肤光敏感是指在光敏感物质的存在下,皮肤对紫外线的耐受性降低或感受性增高的现象,可引发光过敏反应和光毒性反应。这种现象只发生在一小部分人群中,属于皮肤对紫外线辐射的异常反应。

总之,紫外线过度照射对皮肤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影响皮肤美观的问题,而是对皮肤的健康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所以,不仅是追求美白、抗皮肤衰老的爱美人士需要防晒,对于普通人群,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做好皮肤的防晒工作,以尽量减轻紫外线对皮肤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防晒霜上的SPF和PA代表什么

我们日常在购买防晒品时,最关心的是产品的防晒效果。那么怎么来判断产品的防晒效果呢?这就需要大家了解防晒品包装标签上相关标识的含义。防晒品标签上与防晒效果有关的标识有两个,一个是SPF值,另一个是PA等级。

SPF(SunProtectionFactor)值是防晒品保护皮肤避免发生日晒红斑的一项性能指标,是对UVB防护效果的评定,称为防晒因子或日光防护系数。当防晒品的实测SPF值

50时,不再标注具体数值,统一标为50+。

防晒化妆品未经防水性能测定,或产品防水性能测定结果显示洗浴后SPF值减少超过50%的,不得宣称防水效果。宣称具有防水效果的防晒化妆品,可同时标注洗浴前及洗浴后SPF值,或只标注洗浴后SPF值,不得只标注洗浴前SPF值。

SPF值是评定产品对UVB的防护效果,与之对应的是PFA(protectionfactorofUVA)值,它反映的是产品对UVA的防御效果。当防晒品的实测PFA值<2时,不得标识UVA防护效果;2≤PFA值<16时,可根据其数值标识相应的PA等级。

去年没用完的防晒霜今年还能用吗

去年买的防晒霜还有大半瓶没用完,扔掉感觉好可惜,不知道今年还能不能用?对此皮肤科的专家表示,防晒霜如果不过期、在恰当保存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正常使用。

防晒霜里主要有无机防晒剂和有机防晒剂。无机防晒剂是一类白色无机矿物粉末,比如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无机防晒剂的防晒机制与其粉末粒径大小有关。当粒径较大(颜料级别)时,防晒机制是简单的遮盖作用,这类粉末在皮肤表面形成覆盖层,把照射到皮肤表面的紫外线反射或散射出去,从而减少进入皮肤中的紫外线含量,就像一束光照在镜子上被反射出去一样,属于物理性的屏蔽作用,所以也称为紫外线屏蔽剂,防晒作用较弱。但随着粉末粒径的减小,此类防晒剂对紫外线的反射、散射能力降低,而对UVB的吸收性明显增强,当粒径小到纳米级时,防晒机制是既能反射、散射UVA,又能吸收UVB,防晒作用较强。

有机防晒剂与无机防晒剂不同,此类防晒剂是一类对紫外线具有较好吸收作用的有机化合物,也称为紫外线吸收剂。这类物质能选择性吸收紫外线,分子结构不同,选择吸收的紫外线的波段也不同,有些防晒剂主要吸收UVB,有些防晒剂主要吸收UVA,而有些防晒剂属于广谱防晒剂,既能吸收UVB,又能吸收UVA。

无机防晒剂和有机防晒剂作为化妆品原料都经过严格检测,无论是刚用或者使用过后转变成为另外的化合物,除特殊的过敏体质人群以外,一般对大多数人不会导致过敏,可以放心使用。一般而言,没用完的防晒霜也有包装的保护,只要没有长时间日光暴晒,并不像人们认为防晒效果大打折扣。但尽管如此,大家还是要记住别把防晒霜放在阳光能够长时间直射的地方,这的确可能使其中的吸光剂作用衰减。

涂抹防晒霜前先做过敏试验

夏季涂抹防晒霜也是有学问的,主要是要防过敏。有些人皮肤比较敏感,外用防晒霜后不但没起到防晒作用,反而引起皮肤过敏,发生接触性皮炎。对防晒霜的选择,在涂抹之前一定要做一个过敏试验,抹的时候主要在耳朵后边和前臂做一个敏感试验,不敏感了才能抹。此外,要记住防晒霜并不是防晒指数越高,防晒效果越好,一定要根据外出的环境来选择相应防晒指数的防晒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