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而言,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影响深远。而对一个家庭而言,最可怕的不是物质贫瘠,而是父母思想贫瘠。”

你以为是在给孩子“撑腰”,

却恰恰把TA推向了堕落的深渊

近日,在扬州某地的某小区,一个8岁孩子闯下了大祸。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秦某,女,经营着一家快递站点,平时也充当快递员的工作,给附近小区的客户送送快递。

像往常一样,所有的工作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可是,快下班的时候一通投诉电话搅乱了秦某的生活,投诉中说原本由秦某送到保安室的快递不翼而飞了。

经查看监控才知道,当快递员秦女士放好快递离开后,有2名小孩在快递旁翻找,随后其中1名女孩抱起快递就跑开了。

很快,秦女士通过物业提供的信息立即联系上了女孩的父亲,一开始对方态度强硬还死不承认,并坚称"快递那么重,孩子搬不动。”

但当记者介入后,在铁证如山的证据下,孩子的家长这才承认了是自家孩子拿了快递。

可是,即便如此,孩子的父亲还是拒绝全额赔偿那个快递,并说道,

“本身我们小区门口是禁止放快递的”、“小孩子一个8岁、一个5岁,能知道什么”,“全额赔偿是不可能的”。

快递丢失以后,秦女士只好自己先垫付了2980元给商家,让商家重新发一个给收件人。

事件一经报道后,迅速引起了热议,有网友评论:应该说,有些孩子就是这样变成了“熊孩子”的!

对于这件事,阿金认为,快递员秦女士或许该负一定的责任,但最令人咋舌的是小女孩父母的为人处世与教育方式。

孩子小,或许还分不清“偷”和“拿”的概念,但正因为如此,作为家长必须及时地给予正确引导,耐心劝导孩子,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越轨”行为都不以为然,用“孩子还小不懂事”为借口,不仅没有及时制止、把孩子从危险的边缘拉回来,反而为了维护孩子给孩子“撑腰”。

你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但其实孩子隐隐约约早已懂事;你以为这是对孩子的保护,却往往把TA推向了堕落的深渊。

其实,类似的事情不是第一例。

不久前,在汕尾市区龙富怡景ab座附近,一名小孩在一辆快餐摩托车前徘徊,随后打开车后外卖箱,从里面拿出一袋子食物,大大方方地离开了,而且类似事情不止一次两次。

3月,在浙江仙居,两名未成年人进入一辆未锁小货车内准备盗窃,发现车钥匙没有拔出,便决定将车开走。警方接到报警后,沿途追赶近20公里将被盗车辆追回。

不久前,富宁县公安局归朝派出所成功破获6起燃油助力摩托车盗窃案,抓获违法犯罪者韦某某、兰某某和潘某,此3人且都为未成年。

......

多少家长在孩子犯错时总是以“孩子还小”、“孩子不懂事,长大就好了”等作为托词,却不曾想孩子也会把这句话当做自己任性妄为的挡箭牌。

孩子的教育从小就开始了,小时沾染上小毛病不严加管教,长大就有可能发展成触犯刑律的罪犯。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道理,每个父母都要谨记。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会吃大亏。

爱贪小便宜的人不一定是坏人,但坏人变坏的第一步,往往就是从贪小便宜开始的。

一个鸡蛋、一块橡皮、一把虾条,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偷盗行为,却可能为以后的“江洋大盗”埋下了伏笔!

因此,当孩子出现盗窃行为时,哪怕东西再不值钱,行为再被标榜为无心之过,家长也必须及时遏止,将孩子的罪恶种子扼杀在摇篮之中。

你以为只是自己贪点小便宜,

却无形之中影响孩子的一生

近日,阿金从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内容是这样的:

江苏淮安,一位奶奶带着1岁多的孙子,颤颤巍巍地逛着超市。路过散装虾条的摊位时,奶奶左右看看,伸出左手抓了一大把,直接装到孙子手上。

超市老板娘刚好在附近:“大姐,给宝宝尝尝不用拿这么多,拿几个就行了。”

谁知奶奶听到这话,神情突然激动起来:“一岁多的小孩能吃多少,吃你2个虾条,犯法啦?”

闹得二人不欢而散。其他摊位的售货员反映,这个奶奶很生气地喊叫,老板娘和她们说,算了,算了。

直到最后,这位奶奶也没有买任何东西。这位奶奶的做法,手段娴熟,想来已不是第一次如此。

生活中像这样爱贪小便宜的人,比比皆是,见怪不怪。但新闻中,那个一岁多的小男孩,着实让人心疼。

贪小便宜只是一件小事,但是,这件小事,很有可能毁掉你的孩子。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们最初的世界里并没有黑白对错,也没有善恶之分,他们会通过大人的一言一行去感受和模仿。

就拿上面8岁孩子偷拿快递一事来说,孩子犯错,大人自然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作为家长,在孩子犯错时,一定要第一时间给孩子做表率。

第一,为孩子的错误行为道歉;第二,进行相应的赔偿;第三,耐心地教导孩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成长,父母一定要在这个过程中纠正孩子的一些坏毛病,以免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说过:“孩子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贝父母的处世方式,将它视为人生的标准和榜样。”

孩子就像是大人的一面镜子,也许我们自己并不在意的某个细节或习惯,都会影响孩子以后对于品德性情、行为习惯、人生导向的判断。

因此,千万不要小瞧父母长辈的影响力,他们的一言一行能塑造孩子,亦能毁灭孩子。

父母做好榜样,

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那么父母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不要贪小便宜,不至于犯下大错呢?

以下这几个方法,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1、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孩子的品格就反映在父母自己的言行上。

著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管大人们做好事还是坏事,只要孩子看见了,他们就会模仿,他们就会学习。

父母如若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又如何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呢?

所以说,如果教导孩子不要贪小便宜,父母自己首先就要做到不斤斤计较,不贪小便宜。

更何况,贪点便宜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没钱,而是父母没眼界,思想贫瘠。往往父母的眼界,就决定了孩子的格局。

如果你的目标是占小便宜,不自觉地,你整个一生都在为这个可悲的目标奋斗。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略长远的利益。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说过一句话:富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贫人。

如果想要孩子在日后能有大出息,不用终日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烦心,就要培养他不占小便宜的格局。

因此,最好的教育不只是教育孩子,也是教育父母。

2、适当地引导孩子

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的任何想法和看法都是从身边人的教导中学到的。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可以通过给孩子买一些绘本或者是故事书,来引导孩子。用讲故事的形式,来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会接受起来更快。

3、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没有经过别人允许,擅自拿走别人的东西,这种行为一定是错误的。

作为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告诉孩子即使是小到一针一线的小东西,也绝不能偷拿走,必须要经过别人的允许才行。

4、发现不好的行为及时纠正

发现孩子不好的行为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在第一时间纠正它。

而你无意间纵容孩子的行为,正有可能是孩子日后酿祸的罪魁祸首。

简言之,父母自以为是的“撑腰”并不能真为孩子撑起一方天地,适时的批评和教育,才是真正为孩子铺平未来的人生之路。

优秀的品质,不会无端长在孩子身上,只有家长是耸直的大树,孩子才不会长成“歪脖子树”。

言传与身教像个影子一样紧贴我们的生活,看不见摸不到,却又无处不在。而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往往身教重于言传。

所以说,父母做好榜样,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