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读书做学不在于天分的高低,只要能勤奋学勤奋问,对所有的事情都想着思索出一个为什么,自然就有通晓道理的一天。3、”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

《围炉夜话》是清朝咸丰年间的王永彬所作的一部处世名著。本书语言简洁明了,意蕴深远,富有哲理。对修身养性,处世经世等方面都做了很多的解释,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其中的几条箴言,句句都是富有人生真谛,值得我们反复研读,读懂定可受益一生。

1、“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功夫。”

在后辈小子幼年的时候就要对他们进行教导,培养他们正直宽广、光明磊落的气度;在日常生活中,人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没有忧患意识,要有自我督促和自我磨砺的修养。

2、“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和朋友交往,一定要留心观察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加以学习,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得到对自身有用的益处;对古代圣贤们留下来的名言,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坚决遵守,照着去做,这样才算是真正的读懂了圣贤书。

3、”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终身可行也。“

一个“信”字是为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所以一个人存活于世不能没有信用;一个“恕”字是为人待人接物最重要的要领,所以一个人一生中都应该终身奉行,严于利己,宽于待人。

4、“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

真正有才能的人,一定是深藏不露的,就像是没有冶炼的金子和没有雕琢的古玉一样,虽然不光彩照人,但时间久了自然会显现出来他们的光彩;做学问一定不能半途而废,要像不停息的流水和漂浮的云朵一样,每天都要前进不停。

5、“读书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

人读书做学不在于天分的高低,只要能勤奋学勤奋问,对所有的事情都想着思索出一个为什么,自然就有通晓道理的一天;在社会上立身处命,不要害怕自己出身不好,只要能忠厚老实,做事认真,不做违背良知道义的地方,自然能成为乡邻们敬仰的人。

6、“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为辱;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为荣。讲大经纶,只是实实落落;有真学问,决不怪怪奇奇。”

家境贫困。地位低下,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但是如果因为贫困而去讨好别人以谋取非分的利益,那才是真正的可耻;富贵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身处富贵并且能帮助别人的人,才是有利于人,这才是光荣的。讲究经世治国的大学问,要落到实处;有真才实学的人,绝不会故弄玄虚。

7、“心能辨是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心中能明辨事情的对错,那处理事情的时候才会毫不犹豫;做人如果能够不忘礼义廉耻,那为人处世的时候就不会做出卑劣的事情出来。

​8、“大丈夫处世,论是非,不论祸福;士君子立信,贵平正,尤贵精详。”

大丈夫处理事情的时候,只判断事情做得对不对,并不会考虑这样做对自己是好是坏;有气节的君子在著书立说的时候,崇尚公平公正,但如果能更进一步的精要详尽,那就更是难得可贵了。

9、“无论做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心。”

不论身为什么样的人,都不能有趋炎附势和贪财的习气;不论是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不能有粗糙浮躁的心思。

相关文章